烏雅氏就說“請進來,再擺幾桌。”
沒一會一群人進來,這里面就有廢太子的兒子理親王弘暐他們幾個小兄弟。
二十五阿哥年紀小,被烏雅氏抱著坐在身邊,剩下的乖乖請安后坐下一起吃飯。
吃完這雍正就考問他們的功課,看到理親王年紀又長了幾歲,過幾年要娶媳婦了,他想了想就問“弘暐,你年紀也不小了,咱們都在這西郊有園子,如今這邊住得滿滿當當,偶爾有空置的地方也是以前貝勒杯子的園子,面積小不足以做親王的別院。你是怎么想的是在邊上重新蓋一處還是先委屈在這附近給你翻修新建”
這附近空置園子的前主人都是昔日八爺黨的鐵桿,最高的也就是貝勒爵位。
弘暐笑著說“住哪兒都行聽您安排,您安排在哪兒侄兒就住哪兒”他笑著又說了一句“反正侄兒不掏錢。”
一屋子人笑起來。
建造一處園子不少花錢,雍正的想法是給這小子建了園子,娶了媳婦,自己這做叔叔的仁至義盡了,下去在汗阿瑪跟前也有的說。他不是不知道這陣子因為榮憲去世自己名聲又黑了一波,他才不屑去分辨。對于不喜歡的人,就是不搭理。
他就說“還是新建一處吧,將來你開枝散葉,也是一大家子人,小地方住不下。”
弘暐立即謝恩,他還有兩個弟弟,眼巴巴地看著雍正,想說又不敢說。沒父親的孩子自然成熟得早,懂分寸,所以很渴望卻不敢說話。雍正心想既然安排了,就一并安排了,讓人按照鎮國公的規模給這兩個人安排園子,一并建設了。
這事兒很快被廢太子的幾個年紀大的兒子知道了,過了幾日內務府找人去園林西邊看風水順帶撒石灰圈定面積的時候他們都去了。
弘曣年紀不小了,有個差事拿些俸祿,加上有前期康熙給他的賞賜,他自己不缺錢,也培養了一個比較燒錢的愛好畫畫。顏料很貴,沒點家底還真的承受不起,他不僅有實力支撐自己的愛好,并且在讀書人的圈子里小有名氣。
光看他的狀態,已經從當年的奪嫡中走了出來,不惦記以往,與人以和為貴,在宗室里面也是個好說話的人。
但是弘皙不是,和弘曣富足安寧的生活做對比,他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各處捉襟見肘,夫妻關系也不好。究其原因他沒從當年的奪嫡中走出來,作為廢太子年紀最大的孩子,他偏執地認為這江山就是他的,如今雍正和弘暉父子的權勢地位都該是他的。所以他的錢拿去收買人心,每天惦記的也都是如何上位。
國力蒸蒸日上,官員來源有了很大的變化,打破了科舉為主體的選拔辦法,導致整個官場每日每夜都在改變。這也僅僅是幾年時間,和他熟悉的康熙朝再不一樣了他覺得康熙朝寬容的環境一去不返,不僅僅是他四叔是個小心眼的人不愿意原諒各種犯錯的官員,吏部的條例也多了起來。
以前官員回去看父母,可以兩三個月不在任上,沒人說什么,畢竟是為了孝道。沒人認真追究到底是回
老家看父母還是出門游山玩水,再或者是懶不想當差。現在別說幾個月,一天不來就要說明原因,病了要有大夫的藥方,頭疼腦熱給一兩天假,嚴重的十天半個月,再嚴重的直接回家吧,還當什么官兒
像這種規定很多,不少康熙朝的老臣們叫苦不迭,還不能辭官,因為有不少人虎視眈眈地盯著蘿卜坑,你這個蘿卜不愿意蹲,有的是蘿卜想蹲坑。
弘皙和這些心有怨言的人走得近,暗地里籠絡他們,積蓄實力。
但是這事兒讓雍正覺得很可笑,他每每發現自己跟不上的時候回頭看看這侄兒,發現自己還是很強的,也就不管他了,因為雍正打心眼里覺得這孩子辦不成事兒。
所以當弘曣和弘皙站在一起的時候,兩人從里到外都不一樣。
弘皙來了先問了一句“他們幾個沒來”他問的就是養育在園子里的幾個小弟弟。下面的人回應了一聲沒來,弘皙就緊皺眉頭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