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他早就知道自己衰老了。
因為身體衰老帶來的焦慮一天比一天嚴重,是個人都有渴望活下去的本能,他還能給自己找很多理由舍不得天下蒼生,想看看將來的天下是什么樣的等等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這種隱秘的渴望他并沒表現出來,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他也一天比一天年邁。
就因為這種焦慮,他甚至在考慮自己駕崩后的事情,本著疼愛孩子的念頭,他難得地大方了一次,決定每年給兒子們分點錢財,免得他們將來生活拮據。他自己沒經歷過缺錢這種事情,但是看看兄弟們就知道缺錢有的時候真能把人的體面給撕下來。
因此他讓管著內務府的十六阿哥來到跟前,問了內務府的存銀和其他庫存,得知內務府還有十萬匹布,忍不住說“這要穿到什么時候去就是平時賞人一兩年也賞不完呀。”
十六阿哥說“內務府本來就插手絲棉行業,加上如今織機多了女工也多了,市面上的棉布本來就多,內務府的庫存也跟著水漲船高。”
雍正就說“你讓人整理一下,到時候跟這幾個小阿哥分一分。這種東西白放著可惜了,任憑它們在倉庫里面霉爛才是罪過,才是浪費呢。穿到身上好歹也是一件兒衣服,給他們吧。”
十六阿哥答應下來,雍正想了想,就說“也不必全部給他們,先給他們一半兒,剩下這一半兒整理一下,裁剪好了等過年的時候給宗室人口分一分,好歹省了他們買布做衣服的錢。”
十六阿哥忙著弘歷成親的事兒,就連忙答應,看他沒別的吩咐了才趕忙離開。
到了弘歷成親的這一天,大家又都回到了京城,雍正沒動,海棠沒動,十三阿哥也沒動。海棠家里是扎拉豐阿帶著孩子們回去了。
弘歷結婚的第二天,內務府開始給幾位皇子分發財物。大家都是平分,就是弘暉也
沒比別人多什么,連年紀小的福惠福沛都有份兒。
盡管弘杲和弘陽他們也分了一些,但是京城和西郊的輿論全然不管,街頭巷尾開始說皇帝寵愛弘歷阿哥,這次倒沒有往立儲和傳承江山方面扯,就說弘歷受寵,為什么別的皇子成親的時候沒得到賞賜,而弘歷成親大家都拿到了賞賜是因為皇上想給寵愛的兒子分私產,又怕別的兒子心里面不服氣,所以才大家都有份。話里話外給弘歷錢財才是主要目的,另外的人都是被捎帶著的。
這話傳得廣,弘陽回家后還吐槽“這意思是我們都沾了弘歷的光了”
反正輿論中心的得寵皇子弘歷沒出面解釋,就當不知道,他如今正陪著富察氏回娘家串門呢。
沙濟富察氏家大業大,自從和皇子結親,以馬武為首的幾支族人主動疏遠了李榮保和馬齊這兩支。
而這兩支也沒什么反應,越是家大業大,他們越是明白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全家不能吊死在一棵歪脖樹上。佟家就是好例子,二房是不行了,但是大房挺住了,佟家還能再撐下去,日后還是顯赫門第。
至于馬齊家,馬齊的幾個兒子都埋怨老爺子,當了一輩子的不粘鍋了怎么就沒把五阿哥這個麻煩給甩了
馬齊家的孫女嫁給了十三阿哥家的世子,兩家的關系更親近,畢竟是姻親乃是天然的聯盟,十三爺那人也好說話,是有名的賢王,但是大家都看出來了,小五阿哥和十三爺有點不對付。
倒不是小五阿哥對十三爺不敬,他倒是顯得很老實,可是暗地里對幾個堂兄弟沒什么好臉色,幾乎到了不來往的地步。
馬齊家的人對此很不滿,怎么,小五阿哥想學皇上對表兄弟痛下殺手一樣來弄死十三爺家的堂兄弟
皇上對鈕祜祿家的表弟不客氣是因為他們是八爺的鐵桿,如果要分的話,十三爺家的阿哥就是弘暉大阿哥的鐵桿了。
馬齊家的人都覺得這事兒太麻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