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這下窘得有些下不來臺,不是我她實在不喜歡謝云初,說不出恭維長公主的話。長公主臉色冷下來,你既是看不上劉家,我少不得再給你擇個如意的。
姜氏知道長公主動了怒,連忙跪在她腳跟,殿下恕罪,兒媳不是這個意思,一切都聽您安排。”若是誤了劉家,下家必定更差,她太了解長公主了,一定不會給她好骨頭吃,姜氏嚇得渾身發抖。
長公主擺擺手,不想跟她說話。
四太太親自將姜氏扶起來,在一旁打圓場,明個兒不是劉家壽宴嗎你帶著姐兒過去,相看相看,若是中了,還不是書儀的福分。
姜氏這會兒光顧著害怕,四太太說什么她都應著。
翌日,三太太帶著謝云初與王書雅,姜氏帶著王書儀前往劉家赴宴,三太太為了防止長公主把主意打到女兒身上,今日特意沒讓
王書琴過去。
先前王書儀被禁足,這是為了相看特許她出來走一日,姜氏只盼著合了長公主的意,早些將女兒放出來,路上便戒告女兒,
你今日給我安生些,千萬別出亂子,昨夜我也打聽過了,那劉家什么都好,只一樁,婆母厲害些,這年頭哪個媳婦嫁去婆家不被立規矩,過兩年等你生下嫡子,也就無傷大雅了。
王書儀臉色淡淡的,規規矩矩坐著垂首道,“女兒知道了。”
姜氏擔心她心里還惦記著蕭懷瑾,冷聲警告她,你如今在蕭懷瑾面前丟盡臉面,這門婚事是不可能了,娘也不許你低三下四做人,這劉家要門楣有門楣,要實權有實權,今日只瞧一瞧對方公子,倘若一表人才,你也就點頭應了吧。
如果沒有先前那樁事,姜氏也不至于這般逼女兒,實在是擔心女兒婚事遲則生變,還不如早些嫁出去,萬一再鬧出事端她可丟不起這個人。
王書儀還是一副無可無不可的模樣。
先前那樁事備受打擊,她近來都提不起精神氣,她被姜氏三令五申也意識到自己錯處,她生得貌美,家世出身又好,為什么要去貼旁人,這么一想,神色振作了幾分,
“娘放心,我好好相看便是。”
姜氏見她乖巧,不免想起女兒這段時日的遭遇,悲從中來,摟著她道,你是我唯一的女兒,你一定不能比旁人差。
下車時,王書儀瞧見謝云初與三太太等人有說有笑,看著這位曾經仰慕不已的嫂嫂心緒十分復雜,謝云初視線從她身上掠過沒怎么搭理她。
一行人進了劉家正堂給劉老太太拜壽。
三太太在京城是出了名的端肅能干,誰都給她面子,劉老太太拉著她不肯放手,后來又見謝云初生得貌美如花,念著兒子與王書淮一同南下當差,待她越發親近幾分。
余下的王書儀和王書雅,老太太也是交口稱贊。家里長輩體面,孩子也都跟著得臉。
戶部侍郎劉琦亮從長公主處得了消息,不敢怠慢,暗示妻子安排兒子跟王書儀相看,王書淮生得豐神俊朗,王書儀相貌也十分出眾,劉琦亮心里是滿意這門婚事的,但妻子的態度卻異于尋常。
午膳客人去用宴時,劉夫人逼著丈夫回了房,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兒
子的婚姻大事,你憑什么一個人就做主了
劉琦亮訝于妻子的態度,指了指皇宮的方向,“那可是攝政長公主,她老人家開了口,我能拒絕再說了,書淮親妹,是門楣配不上,相貌配不上,還是人品配不上人家王家的姑娘金貴,總共就那么三位大小姐,咱們能得一位都是造化。
“書淮炙手可熱,你可知京城多少官宦盯著他妹妹”劉夫人臉色依舊難看,總之,我不稀罕。
劉琦亮皺眉,你什么意思看你這樣子,是私下有人選了。
劉夫人等得就是他這句話,實話告訴你,我早早就看上香兒給卓兒當媳婦。徐香是劉夫人娘家的堂侄女,與劉卓也算是青梅竹馬。
劉琦亮聞言臉色立即拉下,不可,劉家二房要什么沒什么,你為了拉扯娘家,糟蹋我兒子的婚事,門都沒有,我告訴你,我就這么一個兒子,他必須娶高門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