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不好了,方才二爺出了院子,正撞上寧和堂的秀嬤嬤,秀嬤嬤說是二老爺與二太太請他去寧和堂呢,奴婢打聽了一遭,昨日那三少奶奶慫恿著太太給咱們二爺挑通房,今日太太便在院子里選丫鬟,這會兒聽說二爺回來了,馬不停蹄將人喚去,必定是為了那事。
秋綏心急如焚。
林嬤嬤臉色霍然拉下,“姑娘還沒生呢,那老虔婆也太可惡了,不行,”林嬤嬤扭頭看著謝云初,語氣篤定,“姑娘,咱們得想個法子,決不能叫太太得逞。”
王書淮這廂正想去尋姜氏,聽聞姜氏也在找他,當即冷笑一聲,一言不發往上房去。
待他攜滿身風霜踏入寧和堂,卻見自己母親父親齊齊坐在上方圈椅,而角落屏風處立著兩個楚楚丫鬟,王書淮一眼便看出端倪,他不動聲色上前施了一禮,
“請父親母親安,母親尋我何事”
那姜氏見兒子一件大氅都沒有,只獨獨一件湛色的袍子心疼得不行,連連抹淚,
“我可憐的兒,那謝氏就是這么伺候你的,連件厚衣裳都不給你備著”又雙目款款看著二老爺,嘆道,
可見書淮身邊還真需要個可心人。
二老爺拗不過妻子,嘆了一聲,你要這么做,我也不攔著你,只一句話,嫡子出生前,通房喝避子湯。”
姜氏連連點頭,這才溫柔地往兒子望來。
王書淮臉上掛著斯文的笑,眉目極為平靜地看著自己母親,
“母親有什么吩咐,請直言。”
姜氏笑了,往屏風處立著的那年輕貌美丫鬟指了指,
“謝氏有身子了,不便跟著你南下,我和你父親的意思是,無論如何安排兩個丫鬟在你身邊伺候,我們好歹放心。
王書淮看都沒往那兩個丫鬟看一眼,而是似笑非笑望著姜氏,
您可真是一位好母親。
姜氏覺得兒子這語氣有些不太對,淮兒
王書淮臉色冰凌凌的,“這么多年,我身為您的兒子,不曾吃過您親手做的羹肴,也不曾穿過您親手逢的衣裳,要說唯一樁上心事,便是不遺余力給我安排通房,母親是真的在意我,還是在意您婆母的威嚴
姜氏沒料到兒子說出這么一番話來,老臉青一陣紅一陣,火一下子從眉心躥了出來,淮兒,你一向守規矩,怎么說出這番大逆不道的話來。
王書淮時間緊迫,根本不想跟她廢話,他起身負手在廳堂,看著姜氏,臉色發木喚了一句,“來人。”
明嬤嬤和明管事一起垂首進了來。
他們二人一個是二老爺身邊的管事,一個是姜氏的心腹嬤嬤,但王書淮卻使得動他們,只因二房真正一言而決的是王書淮。
他臉色淡漠地幾乎沒有半絲情緒,只一字一句寒聲吩咐,
其一,往后不許太太老爺插手春景堂的事。
“其二,太太屋子里閑,這兩個丫鬟便給她作伴,明姑姑,你今夜便將這兩人送去父親屋里,想必有了她們倆,太太以后便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