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畢,皇帝命太子領著使臣中一些小輩在太液池游玩,太子便在瓊華島上設茶宴,席間東瀛和高麗有兩位小使節朝太子發難。
“聽聞上國天子文武雙全,太子殿下承陛下衣缽,想必也很是不錯,不若與我等切磋切磋,也叫我等開開眼界,領略太子殿下風采。”
說話的是東瀛使臣之子,十歲的高田吉丹,他祖上曾是遣唐使,父親也是遣晉使,一家人深受中原文化熏陶,便是中原話也說的極溜。
這副口吻一出,太子和珩哥兒預料不妙。
太子方才七歲,性情疏闊,學問尋常,珩哥兒比太子還差一截,但主辱臣死,孩子再小,也曉得這個時候,決不能讓太子直接對上敵方。
鄭陵自然挺身而出,拱手一笑,“高田兄弟,太子乃君,我等是臣,你還不夠格跟太子殿下比,比什么我來。”
鄭陵乃鄭閣老之孫,江梵與鄭俊之次子,今年有十五了,是個英俊的少年。
高田吉丹看他氣度不俗,猜到不是對手,尋個理由拒絕道,
“鄭公子年紀不小,跟我等比,不是勝之不武么”
高田吉丹才十歲。
鄭陵理屈。
珩哥兒知道自己避無可避,懶洋洋上前拱了拱手,“殺雞焉用牛刀,我收拾你們綽綽有余。”
珩哥兒是太子伴讀,他出馬,東瀛和高麗人無話可說。
“比什么怎么比”
高田吉丹道,“文武各比三項。”
珩哥兒聞言一個頭兩個大。
坐在羽蓋下的太子把他往身邊一拉,
“珩哥兒,還是我來吧。”
換做尋常太子早就沖上去了,只因對方是邦國,茲體事大,太子不敢貿然行事,恐丟了天國臉面。
可若是珩哥兒,太子就不放心了,珩哥兒出馬鐵定丟臉,他卻還有幾分勝算。
珩哥兒性子雖懶散,卻有血性,睨著對面的東瀛人低聲道,“殿下放心,我一定想法子贏他們。”
珩哥兒穿著一件小小的天青色長衫,配上那張如玉的面容,自有一番賞心悅目的風采。
他私下暗忖,既是文武各比三項,文他鐵定輸,比武卻不一定,腦筋稍稍轉悠,便有了主意,
“既是文武各比三項,那么比文由你來定提綱,比武由我來定項目,如何”
高田聞言立即露出異彩,他武藝出眾,唯恐在文才上落人下乘,珩哥兒既然敢把文才的主動權交給他,那他是萬無一失了。
“一言為定。”
珩哥兒道,“那就先比武。”
第一項珩哥兒比得是投壺。
高田三中三失,珩哥兒四中兩失,勉勉強強勝了一籌,珩哥兒松了一口氣。
第二項比射箭。
得多虧父親和兄長手把手教他射箭,第二項,珩哥兒跟對方打了平手。
高田看出珩哥兒本事一般,心中越發得意。
珩哥兒瞧形勢不對,第三項選了扔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