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就氣急敗壞的用雞毛撣子打了他一下,“你敢母后當年說的話,我早告訴你不用聽,你還偏跟我倔上了。”
想起此事他就后悔,更恨上了母后。當年,母后不僅提著一把刀逼著觀南去死,還要他跪在祖宗牌位和諸位神佛面前發誓此生不得娶妻生子。
這打的是什么主意,眾人都知曉,她就是怕觀南奪權。她還怕自己死了之后,懷瑾一個人勢弱,觀南做了攝政王,便要將懷瑾拉下馬。
所以,她打的好算盤,想叫觀南斷子絕孫,沒有妻族,這般才能寬慰寬慰她的疑心。
雖說后來他斥責了母后,也跟觀南解釋了,但這些年來,觀南依舊記得此事,如今到了成婚的年歲,竟真的不愿再成婚了。
皇帝大為頭疼又心痛,拉著他的手道“你如今還聽阿兄的話嗎”
齊觀南點頭,但笑著道“皇兄,此事不急,等以后再說吧。”
皇帝嘆息,卻也不愿意逼他,只能寬慰“觀南,你還小呢,之前的事情看開點才好。”
如此一為弟弟焦慮,還沒有到正午,皇帝就開始咳嗽,又咳出了血來。
一宮的人都亂了起來。齊觀南本是要去折家找阿蘿試探試探她會不會知曉夢里的太監是什么人,結果腿還沒邁出宮門,又被找了回來,小太子哭唧唧抱著他,就連皇太后也匆匆趕了來。
齊觀南坐在角落里,看著病榻上虛弱的皇兄,一顆心沉了又沉。
他當時就在想一個念頭也對,生于亂世,生于皇家,只要皇兄去世,他和懷瑾都弱小得很,所以當世家與皇權相爭時,當賊寇與江山相軋時,他變成那樣也是必然的。
他想,若是如此,也是值得的。
只要懷瑾坐穩了皇位,只要大黎江山永固,那樣也算不得壞。
折思之忙了一天回家,便聽聞皇帝又吐了血。他當時就往宮里面跑,但太監說陛下睡了過去,他只好又回了府。
此時天都已經黑了。剛進門,管事的就站在門口迎他,焦灼的道“將軍,老夫人和夫人今日又吵了起來”
折思之就想溜之大吉。
說起來,母親對他恩重如山,妻子對他情深義重,他幫了母親也不好,幫了妻子也不好,兩不相幫更不好,于是只好一個個的去哄,這里哄那里哄,這才能相安無事多年,結果生了寰玉后,母親就變得不可理喻起來,非說寰玉是克星,折思之這才動了狠念頭轄制住老母親,可依舊治根不治本。
他就愁啊,愁到今日還沒有想出個辦法來。
他嘆口氣,問管家,“今日又為了什么”
管家小聲道“老夫人非要將二姑娘也養在壽安堂,夫人不愿意,便吵了起來。”
折思之就擰了眉,道“你去跟夫人說,我先去母親那邊坐坐。”
然后就去了壽安堂見老母親。
他去的時候,折老夫人正在一個人抹眼淚。她委實是傷心透頂了,眼睛哭得腫腫的,見了兒子來,第一句話就是“你那個好媳婦她竟然把琬玉直接抱走了你是沒瞧見,琬玉哭的那個傷心哦”
折思之這些年跟自家老母親打交道還是有些經驗的,道“可兒子聽說,是您要搶阿蘿啊。”
折老夫人一聽,頓時也不哭了,大怒罵人,“你聽她胡說八道,小賤人,兩眼像只黧雞似的盯著,我敢從她手底下搶人”
折思之喝了一口茶,將杯子直接放下,只問,“阿娘,你就說,你有沒有想養阿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