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由于性格太過謹慎,斯拉克森甚至沒有安排手下軍隊把叛軍占領區給接管過來,這就是蘇銳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斯拉克森覺得阿克佩伊生性狡詐,萬一等他回來了,把留在占領區的那一部分政府軍給吃掉怎么辦?那樣的話,損失可就大了。
這斯拉克森雖然自上任以來,戰績極為不錯,但是有些地方還是不夠靈活,譬如現在,倘若是蘇銳,他八成會專門弄出個誘餌放在占領區,讓阿克佩伊聞著噴噴香,然后控制不住的去將之吃掉。
但是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通過普蘭鐵路,可以輕松的進入占領區,然后到達蘭斯尼亞的境內,不過,政府軍是沒法采用這個方式的,叛軍會節節設卡,沒兩站就要檢查,政府軍想要大規模行動根本不可能,更別提把武器給帶上來了。
叛軍的占領區和非占領區,這儼然已經變成了兩個國家。
蘇銳一路經歷了好幾次檢查,終于到了山區。
車廂里已經沒有多少人了,有的也都是最貧苦的那種,他們把山區的一些特產拿到外面的城鎮里面賣掉,換回一些錢和生活物資。
在非洲,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奔波在外的人,可能他的身后有十幾口人等著他去養活呢。
蘇銳選擇了一個站,下了車,來到了山區的一個小小村落。
這曾經是山區的最大集鎮,如今已經徹底的破敗了,能離開的人大部分都已經離開,或許永遠都不會再回來,只留下些許老人和孩子在這里居住著,往日的熱鬧景象早已經不復存在了。
在這里生活著,人們并不無聊,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得多少找點活下去的辦法,不然,可能會餓死在這片大山里面。
從出生之日起,他們和“貧窮”二字就脫離不開關系。
有些人想要改變,有些人卻能活活懶死。
而那些想要改變的人,基本上都參加了阿克佩伊所組織的叛軍。
他們的內心之中有著渴望,想要翻身農奴把歌唱,所以才愿意走這條路,而且,正是這種根植于內心深處的渴望,支撐著他們迸發出如此強大的戰斗力,和政府軍僵持了這么久。
其實,這已經算是奇跡了。
跟著阿克佩伊,能夠不讓自己餓死,還可以保有對未來好日子的期望,這樣的事情,哪怕危險一點,也樂意去做啊。
而且,阿克佩伊在收買人心方面,還頗有一套,他每當從東洋人那里搞來一點支援后,總會換成糧食分發到占領區的村落里面,雖然量很少,可是足夠讓人更加死心塌地的跟著他。
當然,阿克佩伊的分發是有條件的——他給糧食的那些人,都是他那些手下的家屬們。
只要參加他的叛軍,那么整個家庭都有糧食可以分,這何樂而不為?
蘇銳行走在破敗的村落里面,看著這一切,很是有些感慨。
他知道,或許打敗了阿克佩伊,也很難征服這占領區人們的心,普勒尼亞當局還得做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