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腳步一頓,這是被兒子嫌棄了。
“那你倒是說說朕該知道什么。你不說朕上哪兒知道去”
小孩大聲說“雞吃得好雞蛋不小”
劉徹敷衍地點頭“對你來說不小。”
小孩推開他,氣咻咻往茶幾走去“倒茶”
劉徹為兒子斟茶“可以告訴父皇了嗎”
小孩看枇杷,枇杷真怕吾皇惱羞成怒,輕聲細語地解釋,小雞不久前才下蛋,現在的雞蛋比最初大多了。陛下以往用的雞蛋,多是兩三年的母雞下的。
劉徹的臉微微發熱,原來這是常識。
他自以為是還冤枉兒子以及兒子的人,難怪小崽子生氣。
“父皇錯了,據兒不氣,喝點水消消氣。”劉徹給兒子滿上。
劉據又不是真小孩,哪好意思往心里去,但總要做做樣子。小孩板著小臉,盯著老父親“下不為例”
劉徹沉默片刻,好奇地問“這句話又是跟誰學的”
不是你嗎劉據恐怕說了不該說的,被誤以為鬼附身,自打他開口說話,一直很用心留意身邊人言行舉止。
劉徹仔細想想,他好像說過“父皇上了年紀,記性不好,據兒再原諒一次父皇。”
小孩的回答是別別扭扭的把他的杯子推給老父親。
劉徹滿意了,噙著笑,步履輕快地回宣室。
春望見狀心想,往后陛下心煩,倒是可以提醒陛下來這邊轉轉。
由于劉徹希望立太子的聲音傳到天上,天上諸神不屑跟他搶兒子,也不好意思搶,所以術士給出三個吉日的時候,劉徹想也沒想就挑個最近的日期。
立夏后一天,諸事皆宜,立太子的詔書頒布天下。
萬民無人感到意外。
即便希望劉徹兒子早夭的淮南王一脈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不咸不淡地說一句,“難為他忍這么久才立太子。”
淮南王劉安此人臉皮不夠厚,心不夠黑。去年劉徹提出“推恩令”前,賞賜淮南王王幾杖,免朝,推恩令一出,淮南王不好意思反,因此錯過最佳時機。
立太子的消息出來,淮南王劉安越發覺著他想反的理由站不住腳,心煩的躲去山上修煉。
往日為了迷惑皇家,劉安帶一些人煉丹修道,不巧還被他搞出個“豆腐”的東西,淮南國百姓真以為他潛心修煉,不問俗事。
劉陵怕她老子再練出個什么,以后起事的時候,淮南國百姓都以為他中了巫蠱,聽說此事后立即回淮南國。
劉徹令人留意劉陵行蹤,劉陵前腳離開京師,后腳劉徹就收到消息。劉徹令長相平凡,仿佛樵夫的男子退下,同春望感慨“朕信了母后的話。”
沒頭沒腦的,春望不明白“太后說什么了這幾日陛下也沒去東宮啊。”
劉徹“母后說據兒是個有福的。據兒探望她一次,她的病痊愈。朕商議立太子,據兒突然發現雞病了。如今詔書一出,劉陵急了。一件事兩件事可以說巧,三件事還是巧合”
春望“劉陵翁主著急不能代表什么吧”
劉徹微微搖頭“淮南王優柔寡斷,劉陵的性子跟劉安稱不上截然不同,但也比劉安果斷。此番回去,父女二人很難不起爭執。劉陵強勢,氣焰蓋過淮南王太子,淮南王太子一定心生不滿。還沒起事自己先亂,還用得著朕防備”
春望恍然大悟“軍心不穩難成大事。奴婢愚鈍。”
“陛下,邊關急奏”
小黃門突然闖進來,劉徹嚇一跳,意識到他說什么,霍然起身“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