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汲黯,他為官這些年沒少數落皇帝,朝中管這叫“直言進諫”,卻不敢招惹游俠。他敢目無不如他的同僚,碰到游俠的時候卻不敢面露鄙視。
劉徹見眾人不住地點頭附和,他微微抬手示意張湯繼續,張湯提出“十惡不赦”。
張湯最先想到惡意殺人,但卻不能把惡意殺人放在首位國家比個人重要,首位乃謀反。大漢以孝治天下,“大不孝”也在其中。
張湯說完,劉徹令百官暢所欲言。
辰時三刻左右,眾臣口干舌燥,終于定下“十惡不赦”。劉徹令官吏不日寫進大漢律法,接著議郭解的罪名。
眾臣看出來天子厭惡游俠,公孫弘提到,不止一人為郭解殺人,雖然他沒有親自動手也有罪大逆無道之罪。有人大約還對游俠抱有希望,認為不該這樣定罪。如果一個人希望另一個人死,殺了人誣告其叫他殺的,是不是也是大逆無道之罪。
公孫弘被問住,張湯給出解釋,殺人者既被抓到就當償命。郭解現在這種情況是殺人者跑了。殺人者投案,廷尉也可把郭解放了。
劉徹沉吟片刻叫眾臣決定,他只要結果。
此言一出,公孫弘和張湯等人知道該怎么做。
回到廷尉府張湯令人發出懸賞通告,捉拿殺人者。翌日就把郭解的罪定下來,秋后腰斬
離秋后還有幾個月,足夠殺人者得到消息投案。
又一個休沐日,公孫敬聲早早來找劉據,把近日發生的事告訴他。
劉據只關心一點“游俠還敢罵人嗎”
上次休沐公孫敬聲沒敢出去。他可沒有禁衛保護。那時“郭解案”尚未審理,同窗也沒有消息。但少年們聚到一起用餐就寢時難免聊到此事。
如今朝中只有三件大事,第一大軍在外。衛青兵敗才叫人意外。太學蒙生得知大軍幾乎沒有損傷,斬首千人,在邊關休整,聊幾句就不感興趣。其二是淮南王謀反,人未出淮南就被拿下,太學生把這事當一樂子。其三就是郭解。以前提醒公孫敬聲不要摻和這事的少年問公孫敬聲,“現在知道郭解是什么人了嗎”
以前公孫敬聲知道歸知道,但無法想象。
公孫敬聲問同窗“郭解無罪釋放的話,游俠是不是愈發猖狂”
憂國憂民的少年點頭“陛下乃當世明君,張廷尉斷案如神,他們一定有辦法。”
公孫敬聲把他聽到的這些告訴小孩“還得看郭解能不能定罪。”
韓子仁“公孫公子一直在太學還不知道吧已經定了,秋后腰斬”
公孫敬聲心中大喜“據兒,我們出去看看”
小太子一臉可惜“父皇不許出去。”
公孫敬聲找韓子仁,出什么事了
韓子仁“郭解案鬧得朝野內外沸沸揚揚,近日東西市一定游俠多如狗。陛下擔心那些人傷著殿下。”
“那些人就不怕死嗎”公孫敬聲可怕死了,實在想不通。
韓子仁笑道“你不了解那些人,為了虛名殺人者不在少數。”
公孫敬聲想到一點“以前只是把郭解劃入遷徙名列中他家人就敢殺人。如今罪名成立,不會還敢殺人吧”
韓子仁“真是這樣就是知法犯法頂風作案,陛下饒不了他們,有可能誅族。”
誰也沒想到韓子仁一語成讖。
明明可以活到秋后,甚至可以僥幸脫罪的郭解被提前三個月押進刑場,陪他赴死的還有其族人。
行刑后張湯前來稟報,劉徹看著奏章面無表情“一家人齊齊整整,郭解也算了無遺憾。”
張湯心說,這算什么遺憾。不過他也不同情這些人,因為罪是他定的,張家人這些日子能不出來就不出來,走出家門也不敢去人少的地方。
陛下態度強硬,日益囂張的游俠終于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