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教訓的是。天神下凡,天生好運這類說辭不過是庸人為自己的平庸找的借口罷了。”
劉徹頷首“同為校尉,同樣被衛青派去追擊東躲西跑的匈奴,去病追到匈奴單于叔父,殺其外祖父。李廣和趙信只斬俘一些匈奴兵卒,無一貴人。百姓是不是又在替李廣可惜不如霍去病運氣好。他迷路全軍覆沒,霍去病迷路勇冠三軍。”
春望很少出去不清楚。他找來一個常去各府衙宣召的小黃門,問其是否知曉。
小黃門不如春望人老成精,春望話音落下,他就驚得不由自主地抬頭,仿佛奇怪高高在上的帝王怎知市井流言。
那是因為劉徹還是“平陽侯”的時候就不止一次聽百姓議論過。
劉徹令其退下“朕希望據兒再無憂無慮幾年。”
“奴婢這就去博望苑告訴他們犁和耙其實是殿下在西市書店里看到的。”
劉徹“無論犁耙,還是良種,都不是據兒該操心的事。朕不希望這些事變成他的責任。”
“陛下乃萬民之主,平民百姓能不能吃上飯,會不會因為無衣可穿揭竿而起是陛下該考慮的事。”
劉徹瞪他“你可以走了。”
博望苑小吏聽春望說陛下擔心以后有人挑出來埋怨太子把他的發明據為己有,心想陛下太謹慎了。他就算逢人就說犁和耙是小太子研制出來的也沒人信,殿下才幾歲啊。
小吏跟春望一個德行,心里瞎嘀咕,面上十分乖順,不住地頻頻稱“諾”。
小太子忍不住打個噴嚏,韓子仁給他裹上斗篷。小太子揉揉鼻子“我身體好著呢。”
“身體好還打噴嚏”
小太子點頭“父皇想我了。枇杷,有沒有點心我給父皇送去。”
枇杷把點心放在輕巧的竹編食盒里“婢子給殿下做的陛下一不定愛吃。”
“我的點心父皇都愛吃。”小太子指一下韓子仁。韓子仁拎著小食盒送他到宣室外。
劉徹聽到腳步聲抬頭看一眼繼續批奏章。
小太子拽掉斗篷,黃門接過去。小太子身上利索,拎著食盒跑過去。劉徹怕他拎著東西身體不穩摔到,朱筆一扔迎上去“慢點”
小太子停下,雙手舉起食盒“父皇餓不餓”
劉徹一手接過去一手牽著兒子“不想想怎么用朕給你的千金,找朕干嗎”
“我想父皇了啊。”小太子應的干脆利落。
劉徹無奈地微微搖頭“想父皇給你的錢”
“錢也想。父皇可以再給我一點嗎”
劉徹捏一下兒子的臉“做人不可貪得無厭。”食盒放御案上,劉徹令小孩自己玩,他處理完奏章再吃。
小太子看著他右手邊高高的奏章,心說春耕還沒開始,勞役、兵役也沒開始,草原上冰雪覆蓋,藩王擔心步淮南王后塵一個比一個乖,哪來那么多事。
小太子移到右邊翻開一卷,頓時想翻白眼,得一金色鯉魚,重達五十斤,乃吉兆,請陛下示下。
這等小事還要請示難怪父皇那么忙。
黃河那么寬廣,漁民無法打撈,偶爾竄出個幾十斤重的鯉魚有何稀奇。
小太子抬手扔到左邊。
劉徹嚇一跳“亂扔什么呢據兒,不聽話父皇生氣了。”
“我還生氣了呢。”小太子拿回奏章往他手里一塞,“自己看。”
劉徹心下納悶,難道跟他有關。
看清內容,劉徹無語又好笑“該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