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很聰明了。
慧極必傷啊。
劉徹“不急。你才七歲。父皇十歲的時候還不如你聰慧。”
小太子得意地揚起下巴,劉徹捏捏兒子的小臉,明知故問“看完了”
“早呢。”小太子又拿一卷,看不懂,遞給老父親。
劉徹瞥一眼,大農令的奏章,不可能是魚、珠之類的小事。劉徹接過去先批“夜明珠”,同批閱后的奏章放一起,翌日自有郎官發回各地。
父子配合,奏章看得很快。然奏章太多,看完也可以點燈了。
殿外月光如洗,清清冷冷。小太子用了晚膳出來,身上熱乎著,涼風刮過依然感到冷。劉徹抱起兒子,用大氅裹著小孩,又一次暗暗感慨,孩子大了,再過兩年真抱不動了。
“回去早點歇息,明日還得上學。”劉徹把兒子送到太子宮門外叮囑,“父皇就不進去了。”
小太子點著小腦袋作揖“父皇慢走。”
劉徹輕笑“多謝太子殿下提醒。”
小太子的笑如朝陽,溫暖了帝王近年來越發孤寂的心。
劉徹不是傷春悲秋的性子,而乍暖還寒時節,走在空曠的深宮之中,目之所及處不是漆黑就是肅穆,難免給人一種秋日的悲涼。
劉徹帶著唇邊的笑意折回宣室,步履比往日晚膳后消食輕快許多。提著宮燈的春望受其感染,也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
大抵年前的天氣過于殘酷,翌日又是一個艷陽天。
宮中婢女們一早就給小太子準備三身衣裳。清晨露重,但剛起來不甚冷,穿一身衣裳。正午天熱換一身,晚上寒冷得加斗篷。
小太子有自己的喜好,櫻桃叫他自個挑。
以前小太子不在乎穿什么,蛟綃和蠶絲在他眼中并無不同。今生日可當年過,小太子指著朱砂色童子裝,由著枇杷為他束發。利利索索,小太子跑出去“吳琢,踢球”
吳琢十分想打哈欠“殿下,饒了奴婢這把老骨頭吧。”
“懶人老得快。”
吳琢心說,歪理。
“踢一炷香”
小太子點頭“一炷香后你陪我騎馬。”
吳琢叫韓子仁出來。
韓子仁“殿下,奴婢去牽馬。”
小太子顛著球往外走。吳琢只能回屋換下長袍,換上窄衣窄褲。
以前吳琢跟小太子踢球不敢使勁,如今小孩大了,兩端球門可以拉遠些,吳琢一不留神球滾遠,小太子跑去追球,抬眼看到老父親。
漢家皇帝不長壽,劉徹不希望跟祖宗一樣,又不能全指望術士,是以他平日里很是注重養生無論刮風下雨,人在后宮、上朝除外,每日清晨劉徹都會走出寢宮,在宣室廊檐下活動筋骨。
劉徹看到兒子招手,快步走下臺階。
小太子顛著蹴鞠等他過來,抬腳踢給老父親。
以前劉徹也愛踢球,衛青、公孫賀,很多年前被王太后處死的韓嫣都跟他踢過球。劉徹球技也不錯。雖然最近幾年生疏了,他依然穩穩地接住。
小太子看到球停在老父親腳背上,很是意外閃了閃神“父皇好厲害。父皇教教我。”
劉徹心情極好,開口卻說“停球沒什么技巧,熟練罷了。”
“多練啊”
劉徹“你識字很快,可是不練字,你能寫工整嗎”
“父皇,不要逮著機會就數落我。”小太子奪走球,“不和你玩了。”
劉徹抓住兒子的衣裳“沒有捷徑可走,你卻總想走捷徑,不數落你數落誰父皇不說了。踢球”
“我要把你踢得落花流水。”小太子鼓著小臉給發誓。
劉徹夾起兒子,球輕輕松松滾進門洞。
小太子懵了,可以這樣嗎
早春的麻雀都忍不住同情他。
小太子回魂,怒吼“你耍賴父皇是個大無賴”
“球場如戰場,兵不厭詐,衛仲卿沒教過你”劉徹沒有一絲羞愧。
小太子雙腳落地,推他一把“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