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上是這樣寫的。劉徹懷疑相國過分夸大。但他也不想派人巡查。雖是異母弟弟,弟弟的生母卻是他親姨母。姨母體弱早逝,幾個弟弟就國前養在太后膝下。太后對他們視如己出。劉徹哪敢辦這個最小最令太后掛心的弟弟。
隆慮公主試圖用私產為兒子提前買命,可見長安律法多么嚴苛。沒有劉徹默許,酷吏張湯也不敢冷酷如冰,油鹽不進。這樣的劉徹自然對欺男霸女的常山王頗有微詞。
劉徹卷起奏章,令黃門拿個火盆燒了。
春望閉著眼假寐,聞言驀地睜開眼“陛下,奏章不妥”
“你自己看。”劉徹遞給她。
春望看完也明白了,變成一堆灰燼,眼不見心不煩。
“陛下,奴婢倒是有個主意。”
劉徹“近日膽子不小啊。”
日前求他去太學,今日又故弄玄虛。
“據兒給你的勇氣”
春望失笑“您就別污蔑太子殿下了。陛下可曾聽說過借力打力”
“仔細說來聽聽。”
春望“隆慮公主。”
劉徹瞬間懂了。
昭平君干的那些事跟常山王比起來就像過家家。
“令人盯著東宮。一旦發現隆慮公主去給太后請安,立即稟報。”
黃門端來火盆“陛下,還燒嗎”
“過幾日再燒。”有了遏制常山王逞兇的法子,劉徹心情舒暢
。處理完奏章到殿外透透氣,不經意間瞥到隔壁太子宮,安靜極了,“太子還沒下課”
門外的禁衛稟報“殿下不在宮里。從西安門出去的,應當是去博望苑。殿下去東西市通常從東門出。”
小太子確實在博望苑。他令博望苑小吏打聽打聽哪里有上百畝荒地。
前幾日昭平君和公孫敬聲來找他,見著小太子就抱怨陛下突襲太學,差點嚇死他們。隨后又說他們的錢備好了,問太子何時有空跟他們出城看地。
小太子才不要像個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跑。
博望苑農田不多,有犁、耙和牲口,農奴一天就把冬小麥種下去。博望苑的匈奴俘虜養牲畜無需小吏甚至大漢農奴指點,這些人閑著無事,小吏做主帶著農奴出去辦小太子吩咐的事。
十來個人分四路往四方打聽,一天就打聽到,以前茂陵有荒地,自打不少人搬去茂陵,地宮周邊荒地都被豪強富戶買走。
其他地方除了秦嶺周邊,沒有小太子要的上百畝荒地。
八百里秦川不知藏了多少兇獸,離秦嶺最近的村落也有五六里路,端的怕一覺醒來村子被野豬圍了,甚至身首異處。
村子往東一里是村民的地,但也不敢種低矮的小麥,多是種野豬不好禍害的高粱。從高粱地到秦嶺腳下有幾千畝荒地,無人耕種,也沒人強占。
小吏進宮稟報此事時,試著提醒“下官聽說上林苑有許多荒地。殿下不妨問問陛下。”
韓子仁令他退下。待小吏被吳琢送到太子宮外,韓子仁才說“殿下,上林苑的地奴婢也有所耳聞。以前是荒著。陛下有意修行宮。因為殿下的小麥粒大飽滿,陛下決定等一等,關中不缺糧種了再修避暑行宮也不遲。”
“你忘了嗎我幫兩個表兄打聽的啊。”小太子提醒。
韓子仁想給自己一巴掌“奴婢竟然被他繞進去了。”
“你傻了。”小太子嘲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