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敬聲從頭說起。
早先聽小太子的提醒,他和昭平君在東市買了一間鋪子。因為棉桃還沒開,最少還得一個月棉花才能上市,他和昭平君認為鋪子空著也是空著,不如做點賺錢的營生。
那間鋪子不能作酒肆食肆,賣零嘴或針頭線腦又不賺錢,好好的鋪子也不能用來賣雞魚肉蛋之類的東西。他們思來想去認為馬鞍極好。
長安城內寸土寸金,能在城里養得起馬的人家不缺錢。恰好他們能找到會做馬鞍的人。東西市也沒有人賣馬鞍,他們算是獨一份。
公孫敬聲和昭平君怕被家人發現,買了兩個奴仆,一人會算賬,一人做過買賣。若不是遭遇賊人賠的血本無歸,也不至于賣身為奴。
兩人本錢不多,就告訴掌柜的,休沐日前一日統賬,休沐日下午他和昭平君去拉馬鞍。
昨日正好是收錢統賬的日子。
小太子問“我猜幫你們做馬鞍的人不是軍屬就是博望苑小吏認識的匠人。”
公孫敬聲尷尬正是因為給他們做馬鞍的人是后者,給小太子做過馬鞍。
他們倒是想找外人做,可外人沒見過馬鞍。
“據兒,不生氣吧”
小太子“你和陳家表兄怎么分賬啊”
“他的主意,他出錢多,他六我四。”
小太子長嘆一口氣。
“怎么了”
小太子“馬鞍是我的主意啊。不然你以為他們為何幫你倆你倆其中一個還是大紈绔,誰敢信你們”
公孫敬聲震驚。
“你你,再說一遍”
小太子搖頭“虧你看起來比他聰明。”
“王八犢子我早該想到,他那個腦子怎么可能去幾趟
博望苑,看到你的馬就能想到賣馬鞍。”公孫敬聲氣得起身,“在這里等我,我去去就來。”
小太子拉住他“你去他家啊”
公孫敬聲坐回去。
“明日到太學再教訓他。博望苑的棉花有開的了。你的棉樹種下去的時候比我的大,興許也開了。你叫人去秦嶺提醒農奴仔細看看。及時采摘,剝出來就地曬干。不然會發霉。”
公孫敬聲喊他的心腹隨從,令其騎馬前往秦嶺。
馬養在大宅,公孫敬聲叮囑他,大宅人問起來就說他去西市買吃的。
隨從走后,公孫敬聲沒事了,一想到昭平君近日得意的樣子就來氣,“竟敢算計我”
“其實你不虧。他出錢多。”
公孫敬聲“他就算告訴我這是你的主意,我也愿意同他四六分賬。”
“陳家表兄不告訴你,一定不是為了多要一成盈利。”
公孫敬聲點頭“顯擺他聰慧”
棒槌還真開竅了。
“你就不該告訴他。”
小太子“他喜歡找你,鋪子是你倆的,告訴他就是告訴你啊。”
此話公孫敬聲贊同,可他還是很生氣“以后再有類似的事不許告訴他。”
小太子乍一聽到令公孫敬聲不好意思的事竟然是賣馬鞍也險些失態,他沒想過棒槌會騙人。哄的還是很了解他的公孫敬聲。
“好”小太子起身,“我要去東市吃茶點。你去嗎”
公孫敬聲不想出去,昨晚對賬對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