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得的棉花多,小太子也沒打算賣,令博望苑小吏把棉花送去織室,交給繡娘做棉衣。
天家不缺冬衣,小太子令織室給他和父母、阿姊以及祖母各做一身,再給三個舅舅以及二姨母家各做一身。小太子問過公孫敬聲和昭平君,要不要給他們留點棉花。棉樹砍下來之后的幾日天高云淡,堆在墻邊的棉桃開得跟長在地里的一樣,二人各得二三十斤棉花,足夠他們孝敬父母。
做棉衣不廢棉花,臘月初八前全部做好還余近一半棉花。小太子令繡娘做一些棉鞋棉襪棉手套當作年禮賞給親戚們。最后還剩一些棉花,小太子讓繡娘用布頭做鞋墊棉手套。
宮中繡娘奇怪,堂堂儲君怎如此節儉。
年邁的繡娘解釋,小太子的脾氣秉性像極了文皇帝,自然也同他一樣節儉。
往年過年各宮主人都會賞身邊人一些錢。小太子今年也沒吝嗇,但他還添了一副鞋墊和手套。博望苑諸人也有。
春望得知這件事后羨慕地忍不住同天子分享。
“你羨慕的流口水也沒用。朕只有棉籽。”劉徹輕笑一聲,“碎布頭縫手套,得了好名聲也收買了人心。一舉兩得,不愧是朕生的。”
春望很想杠一句,皇后生的。
而他很清楚他不敢。
陛下只有面對太子殿下的時候生氣也會強忍著。
話說回來,小太子立冬日在東宮的那一番唱念做打沒白忙活。正月初一,隆慮公主夫婦和公孫賀夫婦分別去東宮和椒房殿拜年,而昭平君和公孫敬聲不約而同地去向小太子道謝。
衛孺不能插手兒子的棉花地很是不滿也只能忍著,蓋因陛下說了,這是他交給公孫敬聲的差事。可她不放心公孫敬聲,懷疑他不懂種地。
有一次公孫敬聲被她嘮叨煩了,反問她種過地嗎。知道什么時候收小麥,什么時候種黃豆嗎。
衛孺打小在平陽侯府為奴,麥苗都認不清,哪會種地。
公孫賀當了多年太仆也沒下過地。
公孫敬聲又問夫婦二人此前見過棉花嗎。
夫妻倆啞口無言。打那以后不敢再提棉花。
隆慮侯府的情況差不多。
由于倆人有了“差事”,公孫賀和隆慮侯考慮到兒子難免得跟友人去食肆,租車前往秦嶺也得花錢,分別給他們一千貫錢。
兩人謝小太子主要是因為平白得了這筆巨款。
小太子問“二位表兄好沒誠意啊。”
昭平君“誠意”
“嘴巴說聲謝謝就沒啦”
昭平君被問住。
公孫敬聲“近日家中時常有客登門,我得幫父親待客。過幾日我請你去東市最好的酒樓吃飯。”
昭平君福至心靈“改日我請你去西市挑禮物。但只準挑一樣。”
“吝嗇鬼”小太子勉強滿意。
劉徹猶豫去東宮還是去椒房殿,看到太子宮門外的馬車,他決定去找兒子。
東宮有整日一臉苦相的隆慮公主,他不想看到她晦氣椒房殿有說起話來車轱轆轉的衛孺,他也不想看見她心煩
推開虛掩的宮門,劉徹挑眉“都在啊”
衛家小輩都在,包括霍光。
除夕前后有三天假。前天霍光就隨霍去病回到冠軍侯府。今日霍去病隨母親和繼父進宮,自然不好留霍光一人孤零零看家。
霍光慌忙起身“陛下”
“過節呢。無需多禮。”劉徹拿掉斗篷扔給宦官,看到衛步和衛廣的兒女,難怪他覺著屋里全是人。
小太子在茶室,聞言出來“父皇怎么來了”
“朕不可以來”
小太子過去拉住他的手晃晃“可以。祖母知道嗎”
“朕昨日跟你祖母說了,今日可能有事去不了,叫你三位姑母陪她。”
小太子眨了眨眼睛,懷疑他小小年紀就耳背“不是四個嗎”
劉徹臉色微變,有點尷尬。霍去病一把拉過小表弟“陛下,臣剛煮的茶,您嘗嘗”
劉徹隨他去茶室。
小太子找陳家表兄,他記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