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君被他看得頗為心虛,立即承諾下午學。
晝長夜短,太陽落山到天黑得有大半個時辰,足夠昭平君學騎術。而真到那時候牛肉干烤好了,昭平君只想端著碟子吃個夠。
公孫敬聲看著他吃掉半碟就把剩下的牛肉干拿走。昭平君要搶,公孫敬聲叫他看幾個小的。衛不疑等人眼巴巴看著他,恨不得上來搶他的肉。
昭平君奇怪地問“他們怎么不吃沒了不可能啊。”
衛不疑可憐兮兮地說“太子表兄只準我們吃兩塊。”
“太子表弟也是為你們著想。吃多了晚上鬧肚子睡不著如何是好”昭平君訕訕地說出來,也不好再繼續吃牛肉。
可他在庖廚附近呆著也饞,干脆叫上衛伉和韓子仁去騎馬。
公孫
敬聲領著弟弟妹妹跟過去看熱鬧。
如此過了半個多月,三伏天快過完了,韓子仁送幾個小的回去,小太子給每人裝四斤牛肉干。
五個小孩越發喜歡他們的太子表兄。
此時胡麻上結的夾裂開三成,輕輕一碰胡麻子就像雪花一樣落下來。昭平君一日策馬從地頭上經過發現這點就問小太子何時收胡麻。
西北人跟韓子仁說過,開到一半再收。他擔心刮風下雨把已開的三成刮掉了,建議小太子提前收。
小太子令吳琢去宮里找術士,叫術士看天象算算近日天氣如何。小太子雖說也會看天象,但術業有專攻,他不如潛心研究風水的術士看得準。
術士告訴小太子未來七天都沒有雨,小太子告訴博望苑諸人,五天后清晨割胡麻。清晨露水重,胡麻子被露水黏在胡麻夾里頭,用鐮刀割的時候不會碰掉。
去年為了調整棉線織布機,博望苑女奴織許多薄厚不均的棉布。那些棉布比細麻硬,奴隸寧愿繼續穿麻也不想穿棉。小太子令小吏先收著,留著今年曬糧食或縫成布袋裝面粉白米。
沒成想今年有胡麻。
收胡麻這日,小太子叫人把白棉布拿出來,割掉的胡麻頭朝下把開口的胡麻夾里頭的胡麻子拍出來再放到修好的打谷場晾曬。
博望苑農奴多,辰時左右一畝地胡麻就全部割下來。
昭平君和公孫敬聲羨慕小太子人多干活快,趁機找小太子借人。他們替小太子種胡麻,小太子自然沒有理由拒絕。他令吳琢拿著棉布、領三成農奴去秦嶺教二人的農奴收胡麻。
秦嶺的胡麻收上來第二天中午變天了。幸好昭平君和公孫敬聲的房子大,吳琢領一半農奴去秦嶺幫著把胡麻搬屋里。
太學快開學了,小太子也快開課了。不知道這場雨得下幾天,幾人就趕在雨前各回各家。
小太子從車上下來準備透透氣再進去,一扭頭看到幾人疾步從宣室殿出來。
“枇杷”小太子朝屋里看,“近日朝中出什么事了”
枇杷疾步出來“聽說不久前匈奴入侵右北平等地殺掠千人,陛下很生氣,當時就宣大將軍覲見。”
韓子仁皺眉“這些年匈奴損失那么多還敢挑釁不是情報有誤吧”
小太子“不會去年渾邪王來降伊稚斜單于定然十分氣憤,可關中有二舅有表兄,伊稚斜單于不敢親自南下捉拿渾邪王,只能入侵邊關泄憤。我去宣室看看。”
枇杷“先喝點茶再去”
“博望苑離這邊才幾里路啊。”小太子不累,令韓子仁幾人把行禮搬進去,他自己過去。
劉徹聽到腳步聲本能抬頭,看到兒子很是意外“什么時候回來的”
“公孫敖、李廣出去的時候。”小太子好奇,“孩兒見他們行色匆匆,出什么事了嗎”
劉徹冷不丁想起兒子先前說過,叫李廣、公孫敖和公孫賀領兵。他此番若叫李廣、公孫敖以及張騫領兵,好像還不如公孫賀。
張騫雖然更了解匈奴,可公孫賀應敵經驗豐富。
劉徹想朝自己腦袋上一巴掌,虧得他沒少嘲諷兒子“不記打”,他怎么也跟兒子一樣不長記性。
“無大事。朕叫他們回家準備準備,過幾日隨去病出兵匈奴。”
小太子算算時間“過幾日”
劉徹“再遲草原上就下雪了。”
“可是去病表兄九月成親啊。”小太子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