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用到一半,衛子夫給身邊宮女使個眼色,宮女出去吩咐宦官把燈點上。
往年宮中天黑前下鑰,上元節依然會點花燈,但只能在自己宮里賞花燈。今年可以去滄池,可以到溪邊放花燈,機會難得,是以上至宮妃下至宮女宦官都親手做幾個。
做多了就交給掌事宮女,由掌事安排下去掛起來。雖說宮中諸人做的宮燈遠不如御制精美華麗,可太后看膩了宮燈,乍一看到宮女宦官用竹編紙糊的燈反而覺著有趣。
“據兒,你的燈呢”太后沿著椒房殿殿外的路往滄池走的時候問。
小太子“孫兒叫人拿去了。”
劉徹沖身后招手,春望遞來一個花燈“母后,看看朕做的。”
太后本想嘲諷幾句,看到燈上的小孩以及黑貓“你做的”
“不像”
太后“皇帝,據兒還在這里呢。”
“母后怎知是他做的”
太后指著黑貓“變成虎哀家相信這是你做的。”
小太子忍不住笑了。
太后拉住孫兒的小手“祖母猜對了”
小太子把那日做燈的情形說給她聽。太后聽到他竟然畫兵器甲胄,用“你是不是有病”的眼神看劉徹。劉徹揪住兒子的耳朵扯一下,小太子吃痛閉嘴。太后朝兒子手上一巴掌“幾十歲了還這么幼稚。”
小太子抿嘴竊笑。
劉徹捏捏他的小臉,太后橫他一眼,劉徹松手,到衛子夫身邊抱怨“真真大孫子小兒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衛子夫知道他想到什么。太皇太后在的時候眼里只有梁王,梁王是她最小的孩子。梁王死后她眼里又只有女兒。劉徹這個孫兒不是大孫子也不是小兒子,又“搶”了她小兒子的皇位,是以竇太后很煩他。
“陛下,以前跟如今一樣嗎”衛子夫無語又想笑。
劉徹搖頭“不一樣。這大孫子是朕的小兒子。”見女兒打哈欠,“困了”
衛子夫“還沒到戌時,哪是困了。分明吃多了。”
兩姊妹羞的低下頭。
劉徹納悶“沒用午飯”
衛子夫解釋往日也是如此,只是他不在所以不知道罷了。
劉徹后悔多嘴,這倒顯得他對女兒不上心。
衛子夫替他找補“她們睡得晚,晚飯不多用些,睡前常常餓得睡不著。”
其實是三公主正長身體,少吃一口都心慌。二公主跟妹妹作伴,見她吃飯香忍不住跟著吃一點,結果就吃撐了。
衛子夫問過小女兒,要不要學敬聲睡前半個時辰用點燕窩
或魚膠粥。三公主習慣用過晚飯就去洗漱,睡前什么都不用。衛子夫不舍得勉強小女兒,改吩咐嬤嬤宮女平日仔細點,一旦發現她往橫了長就慢慢給她減量。
劉徹不知真相,認為他這方面有經驗他最忙的時候忙到子時,而酉時到子時中間隔了三個時辰,只喝水可沒用。除非他躺著一動不動。劉徹告訴女兒晚上吃什么不發胖,也不必擔心胃撐得睡不著。
太后隱隱聽到兒子的“經驗”,問大孫子“知不知道你父皇為何忙到三更半夜他白天玩兒去了。要么就是第二天另有安排,但一定不是政事。你不許學他。”
“也許真忙呢。”
太后“趕上天災人禍他真忙。”
劉徹高聲提醒“母后,朕聽見了。”
“聽見就聽見了唄。”太后沒有一絲說人不是被人聽見的尷尬。
劉徹無奈“這老太太也就仗著她是朕的母親。”
王太后停下,喧鬧的聲音由遠及近。王太后頓時顧不上兒子,循聲看去,一群宮女從遠處往宮中河流方向跑。她們每個人手中都提著一盞花燈。大體以為太后一行也是宮女宦官,所以都沒往這邊看,仿佛去晚了無處放花燈。
太后身后的掌事宮女罵“這群眼瞎的。太后,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