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君大為贊同“我竟然沒想到。平日里也是你出力多,你也沒怪我同你平分收益。”
“找我就這事啊”小太子問。
昭平君“我倆能有什么事。不過他真有事,他父親叫他到秋去少府歷練,先為侍郎,再為侍中。往后要么擔任少府,要么出任太仆。”
公孫敬聲瞪他“不說話能憋死你。”隨即跟小太子解釋,他父親就是隨口一說。
小太子“我一直知道壞姨丈有智慧但不多。沒想到他這么蠢。這話私下里也不能說啊。哪怕這是眾所皆知的事。”
昭平君聽糊涂了“他家還有細作”說到此看向小太子。
“父皇沒這么閑。百官家中都安排細作得多少人”
昭平君“那就是旁人敬聲老弟,你父親還有仇人”
公孫賀身為皇帝的連襟無需爭權奪利,老實辦差就行了。這些年沒跟誰結過深仇大恨。
小太子“公孫家人多嘴雜。敬聲表兄,剛才昭表兄只是陳述事實你就擔心我誤會。你把全家人都得罪了,他們若故意夸大其詞,傳到父皇耳朵里,父皇會不會懷疑壞姨丈有不軌之心縱然相信他忠心耿耿,也會懷疑壞姨丈不滿現狀。”
“我倒是忘了他們一個比一個蠢。”公孫敬聲認同小太子所言,“我趁機賣掉府里的蠹蟲,他們反而認為我心狠手辣。”
小太子見他聽得進去就繼續“再有人煽風點火,以利誘之,他們敢在姨丈背后捅刀子。”
昭平君問“你姨丈可是公孫家最大的樹。再說了,他們不擔心一損俱損嗎”
公孫敬聲點頭“他們應該擔心。但他們沒腦子。就說我大堂兄,兩杯黃湯下肚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再被人恭維幾句,他能上天。”
昭平君總感覺這像幾年前的自己,于是改叫小太子出去玩,大好春光窩在宮里實屬虛度光陰。
小太子令韓子仁幫他收拾一下東西,令吳琢派人備車,再找衛尉調人。
昭平君問“為何不找郎中令”
郎中令掌宮廷侍衛,找他更快一些。
小太子朝宣室殿看去“你們來時沒有發現那邊很安靜嗎宮中能抽調的侍衛都被父皇帶走了。我也喜歡找衛尉調人。”嘆了口氣,小臉上盡是無奈,“誰叫我有個愛往外跑的父親呢。”
公孫敬聲“沒有天子手諭也能調城中守衛”
小太子點頭“父皇交代過吧。從我第一次出宮到現在沒人為難過我。無論宮里宮外。以前李廣任郎中令的時候,我找他調侍衛,他也不曾推三阻四。”說到此人,小太子很想不通,“說起他,好好的郎中令不當,非要領兵出征。現在好了,李廣禁止入宮。”
二人好奇地問這是何時的事。
小太子哪知道“我也是聽二舅說的。”
昭平君頓時忍不住幸災樂禍“該”
韓子
仁把小太子衣物以及挎包拿過來“殿下,要不要看看還缺什么”
枇杷等人平日里閑著無事用皮子彩石給小太子做許多斜挎包。挎包里有個小小的水袋,櫻桃跟宮里的匈奴學的,還有一小包紙包的點心,還有一把小巧的匕首以及手帕、銅錢和金塊。
昭平君等他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忍不住說“給我看看。這包看著也不大啊。”
小太子“里頭有很多夾層。東西放在里頭不會亂,自然可以裝很多。”
“你的人心靈手巧啊。”昭平君可惜他長大了,挎著小包只會徒增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