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突然想起一件事“你速去告訴敬聲表兄和昭表兄,安排人跟著藩王進京的車輛吆喝,天下第一香胡麻油,便宜的楮皮紙,可以書寫的竹紙。”
韓子仁明白。
雖然長安有錢人多,可胡麻油不是衣物,不穿不可。再說了,可口的飯菜天天吃也膩。今年二人種了兩百五十畝胡麻,做出的胡麻油足夠長安富戶用一年。怎奈上林苑也有幾百畝胡麻。胡麻油放在酒壇中不好長途運送,也沒有多少商人找他們買胡麻油。
韓子仁騎馬出宮去得快,他到昭平君家中他還沒用午飯。昭平君找上林苑要了一些聾子,去年跟博望苑的啞奴學會做胡麻油,這些日子日日做三十斤胡麻昭平君擔心做太多賣不完久放不香。
前些日子昭平君去秦嶺小住,管事的奴仆提醒他,等到天熱胡麻有可能生蟲。聾奴們一日做五個時辰、算上歇息的時間也能做五十斤胡麻。
昭平君近日正為此事發愁。韓子仁的到來堪稱及時雨。韓子仁一走他就去斜對面,叫上公孫敬聲,二人到鋪子里寫幾張告
示貼在藩王入城口。隨即又挑兩個膽大心細的小奴分別去宮門外和城門外等著。
這些事安排好二人才去用飯。
昭平君到食肆點了菜就跟公孫敬聲感慨“祖母隨手賞我的錢也比兩處鋪子一年賺得多。我為何要這樣辛苦啊”
“誰說不想聽長輩嘮叨”
昭平君“那是以前我年輕氣盛。現在想好了,只要給我錢,隨便他們嘮叨。左右不是外人。”
“既然這樣你還說我少吃一口能死”公孫敬聲一想到他剛吃一口肉就被昭平君拉出來就想罵人。
昭平君搖頭“你是不知道。以前我要錢最多給五十兩金。前些日子我們買鋪子的時候,我找祖母”故意停頓一下,“猜猜她給我多少。”
“千金太多了。五百”
昭平君差點驚呼出聲,隨即意識到不是在自己家中,壓低聲音“我跟你說過”
公孫敬聲“猜的。你說過董偃日用百兩金以內無需上報。你是她親孫子,難道只值百金你又不是往水里扔聽響聲。再說了,她應該知道城中鋪子貴。”
昭平君點頭“言之有理。”看到菜上來,他先吃一口燒魚,“還是鐵鍋做菜香。日日用都不膩。”
伙計還沒走遠,聞言停下“來我們這里用飯的都這樣說。”
旁邊食客點頭證明這點“以前真沒覺著炒菜和蒸菜、燉菜有何不同。”
該食客的友人感慨“就是太貴了。一口小鐵鍋竟然要四貫錢。夠我在這里吃幾十頓了。”
昭平君聽到這些不想接茬,一口鐵鍋能用好幾年,算下來一次才幾個銅板。
公孫敬聲怕他多言,示意他嘗嘗炒羊肉。
食肆的廚子日日做羊肉雞肉和魚,熟能生巧,火候精準,反而比昭平君家的廚子做得好。昭平君正想夸幾句,進來一群人。昭平君看過去,為首的那位四十歲左右,像是在哪兒見過。他低聲問“朝廷命官”
公孫敬聲搖頭“我沒見過。看衣著非富即貴。”想起他二人因何在此,兩人相視一眼,齊聲低語“秋覲的藩王。”
難怪眼熟,長得跟陛下有五分像。
此人帶著幾個隨從,二人不敢盯著他打量,可只是一眼也看出此人心情不好。
翌日,二人算著小太子該下課了,偷偷溜去太子宮找他。
小太子問“父皇叫你倆跟著上峰歷練,你倆倒好,來孤這里吃吃喝喝。小心哪天被父皇撞個正著,他下令禁止你倆入太子宮。”
昭平君吃著板栗蒸糕“我還可以去東宮。陛下總不能不讓我探望太后。”
公孫敬聲“我可以去椒房殿給皇后姨母請安。”
小太子見昭平君像是沒用早飯,又吩咐宮人去庖廚看看還有什么吃食。”
庖廚沒了,但廚子可以做,有了鐵鍋做菜很快,一盞茶的時間,廚子送上一湯一菜。湯是鯽魚豆腐,菜是小蔥炒雞蛋。
昭平君喝口湯吃口菜,
禁不住感慨“這才是人過的日子。”隨即吃個七分飽,放下碗勺,“同樣是宮里的廚子,我們那邊的廚子做的怎么就跟豬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