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敬聲的宅子離公孫老宅甚遠。昭平君家在公孫敬聲家斜對門,哪知道公孫老宅的情況。
“應當還活著。老夫人這一生經歷過不少事,只是賣點家產氣不死她。”昭平君毫不在乎她的死活,“指不定越氣越長壽。”
小太子深表贊同“可惜同樣的招數只能用一次。”
“再鬧也沒有什么意義。又不能把人殺了。也不能真逮住全家老幼打一頓。兔子急了也咬人。”何況公孫家最不缺沒腦子的混賬。
小太子很好奇被公孫敬聲這樣一鬧,公孫家還能維持表面的和諧嗎。
不能了。
公孫敬聲的伯母嬸娘以前就沒少攛掇老夫人分家。然而老夫人不敢,親友問起來她該如何回答。再說了,她雖老但沒糊涂,公孫賀非長子,一旦分家她這個當母親的就得跟長子同住。雖說分家長子能得七成家產,可被公孫敬聲那么一鬧公中哪還有錢。
然而沒錢也分。
除了公孫賀和衛孺,公孫家其他人堅決要分家。公孫賀的兄弟們也知道長安房子貴,最值錢的東西都被公孫敬聲賣了,他們沒錢買房。于是乎,公孫賀的兄弟和衛孺的妯娌們就想到一個主意,誰住的院子歸誰,通往正院的門封上。
老母親歸長子,長子院落通往正院的門就不砌了。
公孫賀表示他位高權重俸祿多,由他贍養母親。可惜他的老母親怕了他兒子,嚇得連聲表示要跟長子。
即便如此,公孫敬聲的大伯母也沒鬧,因為老夫人剩的三成私藏也是一筆巨款。公孫敬聲賣的二十五萬錢其中老夫人的東西占四成。他的兩個伯父和一個叔父的東西只占兩成。究其緣由,老夫人的東西值錢。公孫敬聲叫管家算“典當價”。典當價可不是折舊價,而是再好的東西到了典當鋪都得打對折。
四月的最后一個休沐,下午申時左右,公孫敬聲到太子宮。小太子先看看天色,后看看漏刻“不在家休息這么早來找我出什么事了”
“我們分家了。”公孫敬聲顯得憂心忡忡。小太子很是奇怪,“不是好事嗎”
公孫敬聲“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要不了多久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該知道這個家是被我鬧散的。”
“怕挨罵”
公孫敬聲猛然抬頭“我怕什么再說了,誰敢當面罵我”
“那你擔心什么”
公孫敬聲“我父親母親啊。我對長輩不敬旁人只會認為是他或母親攛掇的。我嬸娘和伯母就是這樣想的。”
“她們真沒良心。花花都知道護主。”小太子不敢相信,“她們這樣認為,想必你祖母心里也有這種懷疑。你擔心壞姨丈因此寢食不安”
公孫敬聲微微搖頭“不止這些。百善孝為先。外人誤認為我父親不孝”朝宣室殿方向看一下。
小太子懂了。
“多慮了。”小太子搖頭,“郡縣選拔人才的時候孝不孝順這點很重要,而朝中用人不看
中這點。”他停頓一下,懷疑公孫敬聲不記得了,“你忘了以前我父皇跟太皇太后鬧成什么樣她恨不得把父皇提拔的人全殺了。我不信她沒有想過,要是她的小兒子梁王活著,她和小兒子里應外合廢了我父皇。可惜啊,那個短命鬼都沒活過祖父。”
公孫敬聲“誰敢說陛下不孝啊。”
“黎民百姓不說父皇不孝不是因為他乃皇帝。所有人都清楚太皇太后的心思,可以理解父皇同他祖母的關系一度勢同水火。同樣所有人都知道你伯母嬸娘能穿金戴玉是因為你父親能撈錢。”
公孫敬聲擰眉。
“以前你不知道壞姨丈這些年撈了多少錢,但外人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