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襄甚少惹事,論秉性以及接人待物等禮數,公孫敬聲也遠不如他。小太子時不時邀公孫敬聲去博望苑小住,卻從來沒有請過曹襄,曹襄也不曾招惹過他,他不可能厭惡曹襄,那么只有一個原因厭屋及烏。
小太子這些年沒少給他舅和姨母送吃的用的,比如牛肉干,除夕前殺的豬肉,還有紙。就算他厭惡衛孺,也會給公孫敬聲。姑母姨母都是血脈至親,可他的姑母們從來沒有見過他一針一線。這不是厭惡難道是喜歡。
“吾兒愛憎分明,父皇看的真切啊。”劉徹給自己倒杯水,“忙什么呢”
小太子把面前的紙遞過去“練習畫人啊。”
“你不是會畫嗎”
小太子“父皇指的是花燈上的人嗎形像而已。”
劉徹看到紙上的廚子跟真人幾乎一模一樣,很是震驚,難以置信地看著兒子。
“父皇,孩兒也給您畫一張”
劉徹點點頭“跟誰學的”
“孩兒閑著無事自己琢磨的啊。”
劉徹不吝夸贊“吾兒果真聰慧過人。”
“父皇的迷魂湯還是省省吧。”小太子把玩著手里的藥丸,“孩兒從來沒有邀請過曹襄表兄,突然叫他過來喝茶,您不覺著像鴻門宴嗎”
劉徹仔細想想,是有些突兀“能不能在宮外跟他來個巧遇你姑母不想白發人送黑發人,朕也不想。”過了不惑之年,劉徹心態變了怕死。哪怕有兒子給的藥,可藥不是仙丹,也做不到藥到病除。劉徹一想到這幾年送走幾個親人就很煩悶。他有時候也跟小太子一樣做夢,兒子長大,他又不會老該多好。
“此事您不該叫孩兒出面。”
劉徹“朕不可”
“去病表兄啊。他時常跟襄表兄以及兩位姊夫喝茶下棋蹴鞠。”
劉徹搖搖頭“朕不想把他牽扯進來。”
“您倒是舍得把兒子牽扯進來。”小太子無奈地白了他一眼,“孩兒不愧是您親生的。用起來一點不手軟。”
劉徹好氣又好笑“曹襄是朕的外甥,不是去病的外甥。他是你表兄,不是去病表兄。”
“父皇覺著去病表兄秉性如何”
劉徹“自信不自負,桀驁不馴但并非冷酷無情,對下恩威并施,對朕有禮又不謙卑。身在高位也能同情弱者。”
“他和襄表兄自幼相識,能忍心看著襄表兄英年早逝他不會像舅舅一樣特意泡一壺水看著舅母喝下去。他可以趁著自己換季生病的時候請襄表兄陪他下棋喝茶啊。”
劉徹想想也是“他跟你說過”
“這事還用說”小太子把藥丸還給他,“觀其秉性不就知道了表兄又不是只有一粒藥丸。表兄也非小肚雞腸之人不是嗎襄表兄雖然只是他好友,但他還是父皇親外甥,孩兒親表兄。藥丸是孩兒買的,他手里的藥丸是父皇賞的。”
劉徹沉吟片刻,贊同兒子“這兩
粒藥丸你留著吧。”
“不怕孩兒亂用”
劉徹輕笑“原本就是你的。想給誰給誰。”
小太子搖頭“誰也不給。頂多請人喝喝茶。”
劉徹噙著笑點頭“可以。”
“父皇,哪日大姑母病重,您是救還是不救”
劉徹挑眉“你說呢”
平陽公主是他親姊,隆慮公主也是。他能看著隆慮公主病故,自然不會干涉平陽公主的生死。再說了,平陽公主身體很好,也不需要藥丸。
小太子討好地笑笑,“孩兒一時忘了。”拿起百寶閣上不曾用過的香爐把那兩粒藥丸丟進去。
劉徹張口結舌,指著香爐“你你你”
“沒有香火。”小太子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