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張口結舌“誰誰,誰跟你說這些”
“那比什么比辭賦擅長辭賦的人就是君子死者為大,其實我不應該提。司馬相如叫卓文君同他私奔,到了長安得陛下看重又要納妾,這是君子所為司馬相如非君子,但他是大漢第一文豪。可見辭賦跟人品沒有任何關系。不能比辭賦那說騎射,你學騎射除了打打獵還干過什么”
李禹脫口道“我沒機會”
昭平君沖禁衛招招手“過來,跟他切磋切磋。”
宮中禁衛多是世家子弟,看在李廣和李敢的份上可能跟他打個平手。怎奈今日隨太子出來的這些人乃守城侍衛。京師守衛騎射功夫等等僅次于宮中禁衛和期門侍衛,他們當中雖然只有少數人上過戰場見過血,但不等于他們沒有實戰經驗。沒少在街上處理鬧事的游俠,醉酒的莽漢。守城侍衛辛苦,十個當中難有一個出身名門。他們恨不得趁機把目無下塵的世家子弟踩在腳下。
縱然李禹一行不懂這些,但他們很清楚能隨太子出來的人一定身手不凡。李禹友人勸道“出來玩何必呢。”
昭平君“合著沒說你品行不端”
“我”勸架的人噎住。
昭平君嗤一聲“你們瞧不上我,覺著我運氣好,是陛下的外甥,太后的外孫。我還瞧不上你們呢。至少我有自知之明”
不少人憋得臉通紅,被“自知之明”堵得有口難言。
昭平君“就你們還向太子討教知道太子為何不跟你切磋因為他怕把你打哭了。”
李禹雙臂被困,氣得跳腳。
昭平君轉向劉據“他們是沖你來的。遲遲不滾也是因為你,別想裝聾作啞”
太子無奈起身“欠你們的。多好的天氣,睡覺釣魚不
好嗎跟斗雞似的。”沖他的侍衛使個眼色。侍衛跑去把馬背上的寶劍拿過來。
太子朝蹴鞠場地看去“去那邊。會劍術的一起上。”
李禹一行驚呆了。
太子“沒聽見”
“小人不敢。”有人躬身說。
太子好笑“說得好像你們能傷到我似的。”
這些人還指著以后有機會出將入仕呢。要是下一任帝王認為他們文不成武不就,那他們以后哪還有出頭之日。聽聞此話,李禹一行不再遲疑。
一共十三個人,其中七人自認為劍術高超。他們七人當中缺劍的就借用侍衛的寶劍。隨后七人相互使個眼色把太子圍在中間。太子二話不說直沖一人面門。那人沒有想到太子那么快,一時猝不及防,同手同腳被太子踹倒在地。太子轉身朝其中一人脖子上敲一下,那人吃痛,身體踉蹌,太子伸腿一勾,對方倒在落葉之上。其他五人心下大駭,不得不認真起來。
太子不戀戰不逞強,轉身繞到其中一人身后,朝起屁股上踹一腳。轉眼間七人倒了三個,很難再包圍太子,太子沒有心慈手軟,朝離他最近的人腦袋上一下,把人敲蒙了。
有人爬起來,太子再次直沖他面門,殺氣撲面而來,沒等太子靠近他先退了。太子看出李禹身體強壯,他不跟李禹硬碰硬,利用自身靈活,像后背有眼睛一樣嚇退李禹,接著收拾其他人。七人或趴或跪在地上,一時間無法站起來,太子后退“承讓”
七人朝他看去,頓時一陣后怕,蓋因劍未出鞘。否則他們就是不死也得見血。
太子喊一聲那名侍衛的名,抬手把劍扔給他。隨后他拿起魚竿繼續釣魚。
衛不疑迷迷瞪瞪坐起來看完整個過程,直到太子坐回河邊他才清醒。衛不疑驚叫一聲跳到太子背上“表兄,教教我,教教我”
太子反手朝他背上一巴掌“先打贏你大兄再說。”
“表兄教我我才能贏他啊。”衛不疑趴在他肩上嚶嚶嚶裝可憐。
太子“你給我起來”
衛不疑不起“你教外人都不教我,究竟誰才是你親表弟”
太子回頭,像看大傻子一樣看他。
“我說錯”衛不疑大聲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