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周死了快一年,朝中不能一直無相。
劉徹沉吟片刻“石慶吧。”
“他”劉據震驚,“他那個腦袋能為百官之首”
劉徹“這些丞相沒一個消停的。別給朕惹事就行了。”
太子想想那些丞相,李蔡占用荒地,公孫弘身為百官之首卻沒有容人之量,很喜歡落井下石。莊青翟跟張湯互相陷害,你給我一拳,我撓你一下,把朝堂當成過家家。
趙周也不知得罪了什么人,把上下心照不宣的事攤在太陽底下。
“石慶得嚇暈過去。”
劉徹瞥他“李蔡、莊青翟不也活得好好的”
“當朝丞相變成平民,以前門庭若市,如今門可羅雀,活著興許比死了還難受。”
劉徹“身為丞相連這點事都看不開確實不如死了算了。”
太子噎了一下,轉移話題去花園。
宣室殿附近有個小花園,這樣的天梅花該開了。
天家父子走近花園觀景亭把傘遞給宦官朝梅樹看去,梅花含苞待放。太子令宦官掰幾支送去太子宮。劉徹聞言叫他多掰幾支送去宣室殿。
下午,劉徹午睡醒來看到黑色花瓶里的寒梅,不由得心生歡喜“據兒品味不錯。
”
宦官為他更衣“殿下是陛下一手帶大的。”
劉徹眼里堆滿笑意,嘴上嫌棄“就是喜歡嘮叨朕。”
“人無完人。”陛下可以罵太子,小黃門不能跟著附和,不然陛下定會轉頭罵他。這一點宣室殿眾所周知。
有的官吏不甚清楚。
翌日,果然如太子所料,晴空萬里。太子身著常服去看百戲,不巧被人認出來。傍晚,那人父親回到家,那人告訴父親,他今日跟好友出去碰到了太后侄孫王孫王公子。
太后沒有叫“王孫”的侄孫。該官員意識到他乃太子。翌日沐浴后,他就上書天子太子殿下看百戲,唯恐殿下年幼心性不定玩物喪志。請陛下加以約束。
此人確實擔心太子日后變成昏君。陛下平日里已經很寵他,快到及冠之年了還喜歡玩鬧,以后養成習慣未央宮還不得變成百戲場。
這份奏章是當廷呈上去的,當著太子殿下的面。劉徹看一眼扔回去“管好你自己”
那位中大夫很是委屈。
下朝后新上任的丞相石慶關心他“陛下何事如此憤怒”
中大夫把奏章遞給他。
石慶嘆氣。公孫賀好奇“我看看。”石慶遞給他。公孫賀頭疼“太子的事是我等能管的嗎”
“為何不能管”那位中大夫很是不懂。
公孫賀打量他一番“我瞧著你臉生,是長安人嗎”
“家不在城中。”
公孫賀“離長安不近吧”
“也就百里。跟太子有關嗎”
宗正好心解釋,知子莫若父,陛下比你了解太子。太子是他兒子,子不教父之過。你說太子玩物喪志,陛下少時比太子貪玩,陛下可能誤以為你借太子指責他。你可以代入陛下,你兒子在外闖禍,別人替你教訓兒子,你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