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冷不丁想起有一年二舅母突然病重,若非二舅果斷給她用藥,她那次可能就去了。
“二弟,三弟,聽見了嗎以后好好孝順母親。”太子轉向衛伉和衛不疑。
衛不疑脫口道“比你孝順”
公孫敬聲被他打斷,差點咬到舌頭“你給我小點聲”
衛不疑條件反射般閉嘴。老嫗不禁笑了,誰敢相信大將軍的三公子這樣聽話啊。衛夫人教得好。老嫗暗暗感慨。
有幾個小孩搬來幾個小木墩請太子等人坐。太子道一聲謝,順嘴問“以前我們出去狩獵的時候總會看到田里有很多小孩子,他們怎么沒下地”
老嫗解釋黃豆還得過幾天,這幾日忙著收棉花。棉花秧高,小孩過去反而礙事。
“原來如此。”太子確實看到地里還有黃豆,“我見豆黃了啊。”
老嫗“里面還沒干,不能用石磙壓,也不能用棒槌打。”抬頭看看天,“但愿別下雨。再曬兩個太陽就可以割了。”
“看起來沒有雨。”太子仔細觀察一會云層,“應該能撐到八月十七陛下回京。”
昭平君訝異“你還懂天象”
太子前世沒有深入學過,但他沒少御劍飛行,在云層里穿梭的次數多了,也能憑云層走向厚薄看出一二“我猜的。”
昭平君噎住。
村民們忍俊不禁。太子趁機提出該回去了,不然父親該著急了。
老嫗不禁問“大將軍也來了”
中年男子昨日進城買鐮刀聽人說過大將軍雖然跟傳聞不太一樣,但也很和善,吃過誰家的餅,還吃過誰家的炸果子。聽聞這話,男子就把昨日見聞告訴鄉親們。
老嫗一聽大將軍跟她想象的一樣,又不禁笑瞇了眼,看著衛家三兄弟越看越喜歡。太子的馬還在老嫗家門外,他們幾人得往回走,而到老嫗家附近,老嫗就叫他們等一下,疾步往屋里去。
衛不疑低聲問公孫敬聲“不是托咱們辦什么事吧”
公孫敬聲微微搖頭,眼神示意他回去再說。
村民們知道太子一行非歹人,也不是目無下塵的膏粱子弟,而是此生難得一見的皇親國戚,以至于一個個都怕少看他們一眼。他們不敢離太近,但也都亦步亦趨地跟上來。
衛不疑環視一圈,村里在家的老弱婦孺幾乎都來了,他慌忙閉嘴。端的怕失言。
太子接過侍衛遞來的韁繩準備走了,老嫗還沒有出來。有老人問“她干嘛去了”隨手指個小孩,“進去看看。干啥呢大公子該回去了。”
“來了來了。”老嫗拎著竹籃出來,眾人看過去,村民們一臉懊惱,衛不疑驚得張大嘴巴。衛伉、昭平君和公孫敬聲條件反射般看向太子。
老嫗直直地朝太子走去“農家人沒啥好東西。這個雞好,是吃蟲子野菜長大的。就當是我們孝敬大將軍的。”
太子笑著接過去“回頭我一定告訴他,是哪個鄉里的哪位老人
家送給他的。”
兒孫滿堂的老嫗露出少女般羞澀的笑容。同她年齡相仿的老人打趣,她還知道害羞了。其他老人也趁機打趣。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同太子一行解釋,她平日里最吝嗇最潑辣。要不是衛公子他們過來,村里人恐怕這輩子都不能看到她這么舍得。
老嫗急的想解釋,太子先說“可以理解。若非老夫人會過日子,哪能進屋就拿出這么多雞蛋,還有一只又大又肥的大公雞。”
老嫗很是意外,掃一眼眾人“聽見了嗎”
太子轉手遞給侍衛,老嫗忙問好不好拿。侍衛表示他可以一手拽著韁繩一手拎著籃子。太子道“不必擔心。他們皆是期門侍衛。”
從地里跑來的那位中年男子不禁問“傳說中的六郡騎郎嗎”
太子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