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懂了“擔心她善妒這一點不必擔憂,每一位進宮的女子都有心理準備。”
“不是。”太子心底只有大愛無兒女之情。至少現在是這樣。太子希望跟她說清楚。因為太子從他母后口中得知此女一心等他,他無法故作不知。
太子不好說真話,不然他會被老父親教訓“婦人之仁”。
“入宮后她很難再出來。”
劉徹“如尋常女子一樣出宮游玩不可”
“也許魯王后跟她說過這些。不過孩兒還是希望親自告訴她。”
劉徹無奈地搖頭“你是太子,不必如此啊。”
“父皇,像母后那樣的女子極少,孩兒希望孩兒的尊重能讓她如母后一般待人寬厚,孝順長者,疼愛幼小。”
劉徹聽夠了“你這黏糊糊的性子也不知像誰。”
太子笑笑告退。
翌日,到魯王下榻處,太子直接表示他想見見魯王后之妹。
太子沒有去史家女閨房,而是在正堂等她,房門敞開,沒有任何齷齪。這是史氏第一次同太子單獨相處。雖然吳琢和韓子仁守在門外,但室內只有他二人。這姑娘不如霍去病之妻性格外向,她不敢抬頭看劉據。
太子的性子不黏糊,他只有糊弄人的時候黏糊。太子直接問她可知“一入宮門深似海”。史氏輕輕點頭。即便太子認為此生有一個女人有一個兒子就夠了,但皇家有廢后的傳統,太子還是希望先小人后君子。
太子提醒她,皇家有皇位要繼承,就算她有個女兒被立為太子妃,日后不能為皇家誕下繼承人也有可能跟他父皇和祖父的元后一樣被廢。
史氏終于抬頭,太子臉眼中沒有一絲情欲,史氏試探地問太子是不是厭惡她。太子直言,他愛父皇母后,愛姊妹親人,不愛沒有血緣關系的人。不拘男女。至于以后會不會日久生情,只能以后才知道。她若隨他入宮,也會先住在太子宮,而他住在未央宮。
及冠后他搬會去太子宮,但也不住在一處。好比他父皇母后的住所就不在一處。魯王府的官吏可能不是五日一休,但長安官吏皆五日一休,他忙的時候可能得十天半月回去一次。
史氏只問一句話,太子宮是不是只有她一個女子。她是指太子后宮。太子想也沒想就點頭。史氏神色堅定地應下來,她去。太子現在對她無情,年后可說不準。既然只有她一個女子,那她怕什么。
阿姊跟她說過,帝王多情也無情。她也沒指望太子愛她。她是羨慕過皇后,可皇后為帝王生三女一子又如何,如今陛下還不是只想跟后宮女子談情說愛。
聽說十天半月去一次椒房殿還是有事相商。
太子允許她在身邊
就夠了。
民間感情甚好的夫妻也不一定能白頭到老。好比她兄長,嫂嫂進門沒幾年就去了。不能陪伴,活著的時候很愛又如何。雖說家中不缺錢財,錢財又豈能代替陪伴。
十三四歲的史氏認為有情飲水飽。十八歲的史氏認為相守相伴更難得。
太子“你可以再考慮考慮。為人女同為人妻不一樣。”
史氏點點頭“我不會叫殿下為難。”
“告辭”太子拱手,“我該去泰山了。”
劉徹今日登泰山。太子叫他先過去。泰山離泰安城很近,太子騎馬一盞茶左右就到泰山腳下。泰山腳下也有休息帳,太子到帳中換上登山靴以及方便爬山的勁裝。
韓子仁一邊為他更衣一邊說“殿下,您同史家姑娘說的話奴婢聽見了。您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