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頭疼“太子殿下”
小販驚得差點沒站穩“太太太子殿下”
主父偃準備鎖門回家,聞言腳步一頓,快速鎖上門走過去“你怎知他是太子殿下”
那婦人“以前大將軍出征從我們村過,我見過大將軍。陛下帶人出來狩獵的時候,我見過陛下。他眉眼跟大將軍一樣英俊,鼻子嘴巴又像陛下,除了太子誰能同時像他二人”
主父偃有時覺著太子像天子,有時覺著他像霍去病,有時候認為他像大將軍,可一個人也不能像這么多人,主父偃就認為好看的人都有幾分相似。他忘了太子是衛家和劉家共同的孩子。他身上有一半衛家血脈,霍去病也一樣。
“你好像不驚訝”主父偃問。
那婦人擰眉“太子殿下又不像陛下放蕩不羈,他看起來溫潤靦腆,跟大將軍一樣內斂,我大呼小叫把他嚇著,他以后還敢出來嗎”
在一旁玩的幾個大孩子連連點頭“太子殿下可好了。”
主父偃好奇“怎么個好法”
婦人朝身后書樓努努嘴,又朝前面建章學堂看一眼“這些不是太子提議修建的”
“誰說的”主父偃不禁問。
民婦忘了。
霍去病跟公孫敬聲提過,太子不能只有“仁厚”之名。從泰安回來,再有人找公孫敬聲
打聽太子喜好以及詢問跟他有關的事,公孫敬聲就不再藏著掖著。什么小麥高產,大將軍俘虜的千萬頭牲畜為何叫平民認養等等都是太子提議的。
公孫敬聲也知道不能給太子樹敵,也知樹大招風過猶不及,就沒提比武場和考場以及建章學堂。有人提到這幾處,公孫敬聲就胡扯,太子那時才幾歲,哪懂得為朝廷選才。
陛下把修建工作交給太子,希望太子借此練練手倒是真的。
常言道,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然而這句話不適用于皇家。皇家大小事都能傳千里。
公孫敬聲從泰安回來一月左右,以前那些事,包括太子以一敵七就傳遍八街九陌。
“看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父偃朝建章學堂看去,“陛下早就有計劃在此修建學堂。”
民婦搖頭“你不必騙我。陛下一直想在此修建宮殿。先前還叫人量過尺寸。我家人還來幫他們量過。你們這些人常說普天之下只有太子敢勸陛下,就算不是太子提議的,陛下放棄修宮殿也是太子的功勞。”不禁納悶,“陛下那樣的,竟然能生出這么懂事的太子”
主父偃慌忙往皇宮方向看“慎言”
“怕什么”民婦家離皇城不遠,聽多了皇帝以前的事,對他沒有敬畏之心。劉徹在跟前她不敢口出狂言。現在不在,怕他作甚。
小販勸她少說兩句。
民婦搖頭“陛下不屑為難咱們這些小人。你想想被陛下盯上的那些人,哪個不是非貴即富。”
主父偃仔細想想,還真是。
以前天子踩壞農田被鄉民圍著不讓走,他也是老老實實給錢。事后沒有為了顏面找補回來,聽說還特意叫人負責賠錢。主父偃起初聽到此事的時候很是佩服天子胸襟。
“正因陛下仁善,我們才不應該說三道四。”主父偃道。
民婦不禁皺眉“誰說他仁善他才狠。”其實更想說厚顏無恥。但她這樣說就過了。民婦不敢,“你也狠。你們君臣一樣。”說著轉向主父偃,“狼窩里養出來一只羊,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