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租鋪子。”長安商人共有兩張契約,他相信朝廷,相信天子不屑坑平民,所以也沒仔細看,“我的房屋是從明年正月開始,三年后才可自由買賣。”
看熱鬧的人問“那你要是等著錢用怎么辦”
“賣給官府。”長安商人指著最后一行,“這里寫了。鋪子也是。你租兩年不想租了,就交給官府,官府幫你租出去,除了租金無需交稅。”
目不識丁的邊民不禁說“這事好啊。省得我擔心有人不滿房租一把火把房子燒了。”
看熱鬧的人接道“陛下可算干了件好事。”
長安商人心說,陛下此舉是為了取締樓蘭,朝廷自然不會巧立名目征收賦
稅。何況朝廷在邊關修城多是求穩,為了防御敵人,從來不是為了賺錢。
“以后會更好。”商人笑著說“聽說很多房子都建好了。我明日得過去看看缺什么,一次買齊送過去,三伏天曬曬房子晾晾家具,到秋正好入住。以后來邊關也省得住客棧。”
此言一出,有人不禁問“你們都去海納城買房,以后誰還住客棧”
長安商人感覺他是客棧掌柜的“海納城離陽關近百里,肯定得在這里住一晚。除非輕裝簡行,中午出發傍晚就能到海納城。”
出來看熱鬧的邊關平民仔細想想很有道理。外面多了一座商城,以后商人到關外安家,逢年過節入關探望親友,邊民隨便賣點雞魚肉蛋也比以前賺得多。
想通這些的邊民愈發覺著此舉甚好。
未時左右,小劉進到家就喊父親。太子出來,少年撲到他懷里。太子連忙抱住他“出什么事了”
四位侍從官像哈巴狗似的晃悠著兩只手,有氣無力道“人太多,手寫抽筋了。小殿下也一樣。”
太子拉住兒子的手“僵了”
少年點頭“好累啊。”
他一開口嗓子沙啞,伺候太子的幾位閹人宦官臉色大變,打水的打水,倒茶的倒茶,催廚子的催廚子。
太子摟著兒子的肩帶他回屋“下午還去嗎”
少年不想去,可他不好意思因為手僵就退縮,“父親希望我去嗎”
太子樂了“午睡醒來再去。”頓了頓,“我叫人給你準備叉子和勺子。”
下午人少了,蓋因特意來邊關買房的人不多,也沒人知道今日開售。還有許多商人選擇秋天走貨。還有一部分商人從玉門關出關,不會繞到陽關停留,也就不知道此事。
城墻已有兩丈高,可以擋住鐵騎,離京大半年的霍去病、趙破奴等人也該回去了。五月初一,大朝,劉徹當廷詢問誰愿前往海納城接替冠軍侯。
在長安不是練兵就是去建章學堂教騎射的將軍都想出關。雖說到關外跟擔任郎中令一般無一,可關外天大地大,可以打獵賽馬,海納城依湖而建,城中盡是商戶,那里只有寒沒有苦。
倒是他們的家人不支持他們跑那么遠。但這些上過戰場的將軍很清楚,陛下不會叫他們在海納城待太久,最多三年就會換人。
這一日,上官桀把這些天收到的錢財送到太子住所。太子接過賬簿就給他的侍從官。侍從官有海納城所有兵卒名單。無論官職大小每人五十錢,從正月到五月的補貼。
翌日,太子令侍從官帶人找富商換銅錢。
五月初十,太子的侍從官帶著長長的車隊前往海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