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小鎮的秋天
三角帳篷上窄下寬,縱向擺上一張長桌和六把椅子,桌上擺了一個鴛鴦大電鍋和一個平底電烤爐,電源是從房車外置灶臺那里接過來的,用的是房車蓄電池里的電。
鴛鴦鍋一半是羊湯鍋底,主要用來喝的,另一個是麻辣鍋底,用來涮肉和涮菜。此刻兩邊湯都沸騰了,咕嚕嚕的冒著氣泡。
電烤爐上,肥瘦相間的羊肉串吱吱冒油,羊肉慢慢呈現出金黃的色澤,辣椒粉和孜然粉被相繼撒了上去,空氣里都是羊肉串獨有的香味。
帳篷的敞口半側對著深藍色的靜謐湖面,半側則攏入了夕陽云霞,雖然看著還是傍晚左右的天色,但時間上都已經入夜了。傍晚的沙漠溫度驟降,但大家有備而來,都出動了羽絨服,加上帳篷內火鍋熱氣縈繞,一點都不覺得冷。
因為有紀檸心這個“活動置物架”,路有為他們準備燙菜時一點都沒留手,牛羊肉卷毛肚黃喉午餐肉,龍利魚塊墨魚仔基圍蝦,還有各種丸子腐竹魔芋絲粉絲和新鮮的蔬菜。
其實經過這么多日子的消耗,她早前囤的一些毛肚肉卷之類的專門的火鍋燙菜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但生態區間之前養殖區成熟了幾只大型家畜。
點擊收獲之后,家畜是在養殖區某一處自動宰殺處理好的,但所有的骨肉內臟在處理完血水之后被打包并裝入了同一個打包袋里,自動收入了空間格。
因為只是半處理,她還想著他們自己該怎么切割區分不同部位的肉類,結果她很快就發現食品加工制造間里,點亮了新的單品。
不僅有毛肚、黃喉這類內臟部位的單品,牛肉本身還像超市那樣分了類別,眼肉、上腦、肋條、牛腩、菲力、外脊、牛肩、牛尾
光是和牛有關的新解鎖的單品就有幾十種之多,看的她眼花繚亂。
她沒有留手,把牛、羊、豬新解鎖的單品,挑挑揀揀下單了三十多種。就說他們今天喝的這鍋羊湯吧,就是生態區間自產的羊骨湯。
此外還有羊肉串、羊排、羊棒骨和羊蝎子
也正是因為生態區間三個區域產物鏈完全跟上了,所以他們現在才能這樣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再也不用擔心會耗盡某一種食材。
夕陽完全沒入沙丘的另一頭后,路有為起身,放下了帳篷的門簾,紀檸心取出兩盞露營燈,小a接過掛在了帳篷里面,大家繼續圍著桌子吃火鍋,還時不時聊一聊納斯小鎮的情況。
“所以這個地質公園里面也有村落”
“嗯,從前算是景區的一部分,讓旅客體驗原生態村子的。村落依靠著納斯湖而建,在納斯湖中游的谷地里。”
既然是之后打算暫居的地方,路亭風自然早就掌握了相關的一切資料,包括各個區域大大小小的地圖,每個區域不同的路況,內部原住民情況。
納斯湖是谷地湖,被兩側的雪山高嶺包圍,湖邊一側是丘陵,一側是谷地平原,雖然地處極北,但雪山擋住了南下的寒
冷空氣,白天還是比較溫暖的,只是晝夜溫差比較大。
平原有充沛的淡水資源,可以種植。
那里位置偏僻,末世之后,只要村子內部沒有出現問題,里面的民眾就能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