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恒抬手放在自己唇間,提醒她“別出聲,他睡了。”
洛婉清震驚看著崔恒。
崔恒轉過頭,壓住眼中笑意,抬手打開密室機關,隨后朝洛婉清招手“來。”
洛婉清遲疑著,一時不知該不該進,但猶豫片刻,思及崔恒做事風格,還是上前。
崔恒見她磨蹭,干脆拉住她手腕,強硬拖著她往前走,一面走一面安撫道“別擔心,這也是我和四使日常做事的地方,公子不會介意。”
洛婉清聽著,心放下來幾分。
她跟著崔恒走過密道,隨后進入一間大殿。
大殿里密密麻麻放著書。
崔恒提著燈,領著她往最邊上一排墻上走去。
墻上掛著木牌,崔恒舉起燈,漫聲道“這些是只有四使以上級別的人才能領的任務,本不該你領,但我可以為你領一個。”
洛婉清抬起頭,掃著木牌上一個個名字,崔恒看了片刻,取下一個木牌,木牌上寫這個編號,洛婉清拿到手中,就看見上面寫著“洛曲舒”三個字。
洛婉清一愣,不由得出聲“洛曲舒也是任務”
“是。”崔恒點頭,強調,“很重要的任務。”
“他做了什么”
“你應該知道,他過去曾是崔氏家臣,極善遠射,算是崔氏三千門客中說得出名字的人才。”
崔恒提燈領著她,按著木牌上的編號,找到一個抽屜,他將抽屜拉開,取出木匣。
“這是洛曲舒目前現存于世的所有相關文書拓本,你可以拿回去。”
洛婉清拿到文書,心中有些激動。
崔恒看她神色,在夜色中輕笑了一下,轉頭道“走吧,邊走邊說。”
“好。”
洛婉清將木匣抱在懷中,故作鎮定跟著崔恒。
崔恒提燈走在前方,一面走一面道“當年東都世家,崔謝王鄭,其中崔氏為首,崔清平是當時崔氏嫡長子,自幼與當今圣上一起長大,與圣上親如兄弟。崔氏扶持圣上登基,圣上迎娶崔氏次女崔漣漪為皇后,所生長子為太子。”
“就是被摸公子貓被踹進湖里的那個”
洛婉清下意識開口,崔恒一頓,隨后點頭“嗯,就是那個。謝司主的母親,是崔氏長女崔慕華,他與太子算表親。”
洛婉清點頭,隨后問“之后呢”
“圣人登基,有鴻鵠之心,崔清平亦有凌云之志。崔清平寫了一本書,名為大夏律,他召集當世英才,溯古問今,花了十年有余,在原本已有各項律法之上,進行了更完整、更有體系的編著,從王公貴族、平頭百姓,盡量做到斷案問罪,有法可依。但本質上,是在剝奪各官員、乃至圣上的權力,有法可依,也就意味著,他們徇私枉法時,必須要有合理的理由,邁過已有的律法。”
“以權謀私者不會同意。”
洛婉清肯定開口。
崔恒點頭,隨后道“但在崔清平和陛下堅持下,大夏律仍舊試著推行了三年,此法出來,反對者甚眾,但崔氏一門如日中天,眾人也不敢多言。直到五年前,邊境一戰,西北邊境一直是崔氏駐守,沒有發生了什么,東都收到消息的時候,邊境十城已經陷落,鐵騎直抵和玉關,王氏死守在和玉關,給了東都和北戎議和的機會。陷落的邊境十城中,乃天險據要之地,攻打極為困難,內外交困之下,朝廷決定割讓邊境十城。而這時候,崔清平回來了。”
“我知道。”
洛婉清回憶著,喃喃道“他回來那天我剛好離開東都,我其實見過他。”
“他在清晨叩開宮門,要求出兵,宮門打開,他進了宮,之后就沒出來。”
洛婉清一愣,不由得道“沒有見過他”
“他在宮中賜死,崔氏遺孀孩子,沒有人見到他。他死之后,大夏律廢除成為禁書,大夏割讓邊境十城,王氏一族至此大興。”
崔恒平靜說著,洛婉清遲疑著“邊境到底發生了什么”
“不清楚。”
崔恒搖頭,只道“謝司主曾經親自遠赴西北邊境,但十城已經陷落,十城百姓幾乎盡屠,那里早已成為北戎重鎮,基本沒有原來的漢人。加之北戎與漢人相貌差距極大,謝司主在那邊很難活動。而且底層百姓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么,尋訪許久,也只知道,當時北戎突襲,曾經綁了李歸玉要求開城門,崔氏不開,曾死守兩月,最后在一夜之中,突然崩潰,十城接連都陷落了。”
“但有一點,”崔恒停住步子,站在門口,聲音微啞,“崔氏未曾降過。”
洛婉清聽這話,抬起頭來,看著面前崔恒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