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也就是距今3000年左右前,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誕生了大量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們創立各自的思想體系,共同構成人類文明的精神基礎
直到今天,人類仍然附著在這種基礎之上,這個時代被我們后人稱之為“軸心時代”
這個時代,在古希臘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哲學家,在華夏,誕生了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
此時,最激動的人當屬于大秦人士。
他們距離春秋戰國時代最近,諸子百家的傳人們依然活躍,哪怕沒有曾經的盛景,至少都還流傳著。
聽著天幕講述著諸子百家,就如同看到了先輩的光輝歷史,一個個挺起胸膛,與有榮焉。
東方的老子,被尊為東方哲學的始祖。在西方,同樣有一位哲學始祖,他就是米利都哲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希臘哲學的創始人是泰勒斯
泰勒斯不僅是哲學家,也是一位自然科學家。他提出世界本原起源于水的命題,標志著哲學在西方誕生
我們現在通過科學論證,地球原本就是一個海洋世界,人類的始祖極可能是從海洋上岸
天幕上放出新聞截圖,一個個標題極為醒目
“科學家大發現人類或由魚進化而成”
“科學家人類是由魚類進化而來的揭秘真相顛覆認知”
“人類由魚進化,人猿進化論被否定”
“地球幾百億年前是個大水球”
“生命由海洋孕育”
天幕下一片嘩然。
“人怎么會是魚變得我都不會游泳”
“我也沒魚鱗更沒有魚腥味”
“難怪我不喜歡吃魚,原來那是我老祖宗”
民間是各種樸實的論調,有的人用游泳論證,有的去聞自己體味,去摸自己有沒有魚鱗。
皇宮中,帝王百官表情凝滯。
帝王向來以“受命于天”的天子形象,總喜歡編造一套來歷不凡的出生方式,現在被告知大家都是魚變成的,頓時覺得不妙。
有些正在舉行酒宴的帝王,看自己面前的炙魚都沒胃口了。
恩培多克勒,杰出的自然哲學家,修辭學家和演說家,同時也是西西里醫學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他著作的詩歌體寫成的論自然和論凈化據說共有五千多行
他最杰出的貢獻,是改進了自然科學家將萬物本原定位一種元素的理論,提出“四根說”,也就是四元素火,水,土,空氣
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與華夏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家提出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很相似
天幕上先是出現了一副圖畫,穿著古希臘長袍的男性站在人群之中,宣揚自己的新學說
“四大元素不生不滅,也不會運動。那么是什么讓世界萬物不斷分解進而運動呢是愛,是憎。愛讓四大物質相互吸引,而憎做著完全相反的工作,讓已成型的食物崩潰、瓦解”
在同一片天空遙遠的地方,戰國年間,穿著齊人服飾的鄒衍提出五行與五德
“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
四元素在整個歐洲影響深遠,在后續不斷發展變化
柏拉圖喜歡研究幾何學,后來把四元素用幾何圖形歸納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用另一種方法解釋四元素,那就是冷,熱,干,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