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君臣看得十分眼熟“這不是我大唐的風格嗎”
“這日本,就是倭國”
“對我大唐如此追捧嗎”
然后,放出了海外無數的唐人街。
在天幕的翻譯下,他們能看得懂現代的簡體字,看到那“唐”字眼眶火熱。
在遠處是各式各樣看不懂的外語,往來的除了熟悉面孔的華夏人,還有各種奇裝異服的異族人。
這一切熟悉又陌生,但是只要看到那個“唐”字,就仿佛有了根,有了認可。
“想不到,我大唐都不在了,唐人的名字傳到了千年后,甚至傳到了海外。”李世民情緒激動之下,熱淚盈眶,還帶著哭腔。
而后,是大唐不夜城。
那燈火璀璨的夜晚,熟悉又陌生的城墻上,掛滿了燦如繁星的小燈盞,星星點點,把整個夜空照亮。
然而更吸引人的,是無數穿著唐朝服飾模樣的男女老少,穿梭在燈火中,夜市里。
他們有的臉上戴著奇怪的黑色東西,有的手里拿著不認識的食物或者玩具,有的看向鏡頭做著鬼臉,有的沒發現鏡頭和朋友一起說說笑笑。
他們每個人看起來都是那么健康,強壯,自信,大方。看起來衣食富足,生活美好。
“是貴族吧”
貞觀初年,盡管天下太平,可是經濟還在緩慢恢復,百姓看著天幕上的年輕人,再看看自家瘦弱的孩子,有些羨慕。
“商業發達,能做到人人生活富足,無憂無慮嗎”
宋朝已經經濟算發達,可是看著天幕上的夜晚,看著那密集的人口,和看起來并無男女大防的自由,宋朝的富商起初還在自滿,現在突然有了新的目標。
天幕上,不夜城開始進行活動。
賞花燈,猜燈謎,讓大唐人有了時空交錯的熟悉感“哈哈,我們大唐也有這些”
“那個兔子燈我也有”有頑童高興地扯著大人的衣服,驚喜地指著天幕上的花燈說道。
“那個燈謎不是我寫得嗎哈哈”有文人發現最靠近鏡頭的一個燈籠上,燈謎詩正是自己寫得,不由笑了起來。
背景里,有女子聲音在驕傲地說道
“歡迎來到西安”
“在一千年前,它的名字是長安,是大唐的都城”
“一千年前,這里是我們華夏的驕傲,盛世大唐。”
“一千年后,我們今夜都是大唐人”
“我們今夜都是大唐人”
余音繚繞,回蕩著大唐的天地間。
這一刻,所有的大唐人眼眶都濕潤了。
“他們依然記得,依然記得”李世民眼淚止不住地流,“這就夠了夠了”
他的大唐,即使滅亡,也依然活在子民的心中活到了千年以后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