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們聽得只有三個反應演戲好的面無表情,演技一般的陰云密布,演技差的已經破口大罵起來。
百姓反倒是反應還好。
富戶搖了搖頭“我還總擔心自己隨葬品比不過別人丟臉,現在看來,皇帝的陵墓都被盜,我這算什么。”
所謂對比產生美,有帝王們的帝王陵在前面頂著,他們還可以暫時看看笑話娛樂一下。
“我家棺木都買不起,還擔心人盜墓”有窮得坦坦蕩蕩的貧民嘴里叼著草,滿不在乎,“有個地方埋就不錯了。
也有原本還想掙扎一下的普通百姓附和著,心里也跟著改變了想法“一聽就是盜那些貴族的墓的,咱家窮成這樣,晚上開著門都沒小偷,墓地里同樣沒什么值得偷的,還不如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還有年長了本來就在準備壽衣和壽材的老翁,聽到天幕這么一說反而想開了,主動勸解兒子們“反正后世也喜歡盜墓,別給我準備什么貴重隨葬品了,留著給我孫子買點好吃的。”
現在我們開始具體講述一下,從先秦時代開始
夏朝的資料過少,目前發現的有關夏朝的記載都是從商朝的甲骨文里記錄的,關于夏朝是否有自己的文字,史學家一致認為應該是有,但是夏朝自己的文字資料還沒有發現。
嬴政瞇了瞇眼。
別說夏朝,其實商朝的歷史秦朝知道的也不多。周朝接近八百年的歷史,已經足以讓人忘記八百年前的歷史。
商朝時期的文字甲骨文已經非常完善了,史學界有一種猜測,甲骨文不會是無緣無故而來,極有可能也是從夏朝的文字上發展而來,可能也跟甲骨文一樣是記錄在龜殼或者獸骨上
二郎,這龜殼,怎么看起來跟咱從地里挖出來的這么像呢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里,一邊搓洗衣服一邊看天幕的村婦看到天幕中的龜殼畫面愣住了,連忙喊自己丈夫。
“在哪給我瞧瞧。”正在把家里大柴的村夫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村婦聞言,連忙擦擦手上的水漬,回房間從床底下找出一個殘缺不全的龜殼,龜殼泛黃,沾滿了泥巴,上面刻著鬼畫符似的文字。
跟天幕上的甲骨文一樣,像圖畫,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又看不懂。
“是有點像。”村夫嘀咕著,把他坐在一邊有一搭沒一搭撿豆子的老父親也給吸引了過來。三人把龜殼翻來覆去輪流看,越看覺得越像,老翁忍不住有些興奮“咱不會是挖出什么大寶貝了吧”
這里不得不說一件遺憾的事。古代百姓不懂甲骨文,當有些陵墓因為戰亂或者水土流失損壞后,百姓就會把甲骨文龜殼撿回家當做包治百病的“龍骨”使用,許多刻著甲骨文的龜甲獸骨被磨成粉末當藥使用。這其中,或許就有未曾發現的夏朝文字
且不說龜殼對不對癥,從陵墓里出來的東西許多都會染上一些細菌或者病毒,亂服藥還不如去采點新鮮的草藥,萬一病情更嚴重,那就只能去見龜殼的主人了
“呸呸呸,原來是死人的東西”村婦雖然聽不懂什么細菌或者病毒,但是聽到可能導致病情更嚴重,嚇得立刻把手里的龜殼扔了。
“扔什么扔,留著”村夫連忙去撿,撿起還在自己的破衣服上蹭干凈。老翁也連忙提醒“留著當傳家寶”
“當什么傳家寶,賣了。”村夫搖搖頭,已經決定好了這個所謂甲骨文龜殼的處理辦法。”賣給那些貴人,天幕都說好的東西貴人肯定愿意買。
賣什么賣老翁吹胡子瞪眼起來,不等他開罵,兒子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