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項羽的焚燒,秦朝許多文獻資料和工藝技術都已經失傳了
秦始皇陵中兵馬俑寫實風格的雕塑藝術、燒制工藝、銅車馬的冶金鑄造和青銅劍鉻鹽氧化處理的先進科技直到今天都是未解之謎
更不用說打開陵墓后就消散在空中的兵馬俑色彩,我們連染料用的具體材料都不知道
這是十分遺憾的事情,這些技術在漢朝的帝王陵里也已經失傳了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項羽發動的兵燹,給先秦文化和科技帶來了滅絕性的毀壞,讓當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華夏文明直接斷層了
秦朝時期,項梁看著天幕已經數次罵項羽毀壞文化,眉心的皺褶就沒松開過。
他看著一旁正在練拳的侄子項籍,還沒告訴他自己準備給他取字名“羽”。
他也很納悶,項家怎么說也是名門世家,攻入咸陽后什么火燒咸陽、火燒始皇陵做得跟匪盜似的,侄子這是跟誰學的
但是想想侄子偏愛武力不愛動腦的性格,又覺得完全是他做得出來的事。
項梁目光冷嗖嗖看著侄子,不行,推翻大秦可以,燒書不行,把書燒完了,就算搶到皇位,誰給你統治江山
而且聽天幕的語氣,很明顯還沒搶到。
項梁左右看了看,找到一根粗粗的棍子,提著棍子走向項籍。項籍剛感覺背后涼颼颼,一扭身看到叔父,下意識就想跑。
“站住。”項梁先從懷里掏出一本書,是項家祖傳的兵書,“以后每天讀書寫字一個時辰。”嗯,先從簡單的開始,今天一個時辰,明天兩個時辰,后天三個時辰
項籍“啊,我不想讀書”項梁冷著臉,亮出了棍子
制造如此兵燹的并不只有項羽一個,被兵燹禍害到的帝王陵也不止秦始皇陵接下來,請大家熱烈歡迎我們新的受害者漢朝帝王
“嘩啦啦”
天幕夸張地配上了掌聲雷鳴的背景音樂,而受害者漢朝帝王們心里嘩啦啦落淚。“這小娘子,促狹的很”劉邦哭笑不得,這個開場,這到底是惋惜還是幸災樂禍“你還笑得出來。”呂雉的表情也很難看。雖然與劉邦感情不和,但是她死后定然也是葬在劉邦的高陵里,被盜墓了自己也逃不過。
漢朝是一個很有故事的朝代
漢朝的墓葬也寫滿了故事比如漢朝帝王陵的盜墓故事,挨個講下來足夠我單獨開一期
畢竟,大家都知道的,漢朝帝王陵十墓九空。那么多帝王陵被盜,我都可以一陵講一期了有的陵墓還被反復刷,比如漢武帝劉徹的茂陵,被盜了好多次,老慘了
十墓九空茂陵還反復被盜
劉徹“是誰誰干得”
西漢王朝自高祖劉邦到平帝劉行,共經歷了十一個皇帝。除文帝和宣帝分別葬于長安城東南的白鹿原和杜東原上外,其它九個皇帝葬就葬在漢長安城北的咸陽原上。
這九座帝陵十分整齊,東西一線排開,綿延百余里。由東向西依次為景帝陽陵、高祖長陵、惠帝安陵、哀帝義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昭帝平陵、武帝茂陵。
西漢末年赤眉軍盜墓的時候,位置非常好找,一墓一墓挨個進,大概開心壞了先不說劉邦等西漢皇帝如何氣憤,東漢,劉秀有些提心吊膽。
目前說得是前朝大漢,幾乎所有帝王陵都遭殃,他的帝王陵呢天幕這次講漢朝帝王陵,會不會也有他這個漢朝的
今天主要講帝王陵,就從漢高祖劉邦的長陵開始講起
長陵是漢代修建的第一座帝王陵,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合葬于此,陪葬者大都是跟隨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文臣武將,比如蕭何、曹參、周勃、周亞夫、張耳等人。當時據說陪葬墓有100多人,但是現在僅存70多個墓冢,可見歷史之中已經遺失了不少
被點名能被陪葬的大臣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