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帝王此時被盜墓刺激的情緒上頭,保守黨官員沒有直接否決,他們彼此交換一下眼神,決定等實踐過程中再配合,慢慢再看。
宋朝開始,后妃恢復漢朝制度,單獨起建陵園,是唐朝以后歷代帝王陵中僅有的。
而且漢朝的后陵在帝陵前方一側不同,北宋后陵都在帝陵西北,從方位上來說,地位明顯下降。
除此之外,陵園布局、建筑雖然和帝陵相似,但是形制更小,規模小過一半,石刻較少。
皇后們表情微妙的不悅了起來。她們沒有資格參政,在后宮自己的居所,也不用擔心帝王看到自己不高興而不高興。
只是原以為女人生來就是這樣,地位不如男人,沒想到只是她們,只是宋朝,越來越低已經身為太后的劉娥藏在大袖下的手猛地握緊。
哪怕身為太后,日后百年,她還是要睡入皇陵,睡在比她皇帝夫君小一半的簡陋陵墓里,享受著什么都要減半的待遇。
如果她什么也沒做也就罷了,可是她治理朝政沒費心力嗎她操心國家大事是只為了貪圖享受嗎
劉娥越想越氣,猛地一掌拍在椅背上,拍得劇痛
都沒知覺。
宋朝初期,陵墓石刻的造型較為粗壯,帶有晚唐遺風;中期,人物造型由粗壯趨于修長,文臣靜雅,武將也是“儒將”晚期,人物都是修長體態,瑞獸失去了活潑神情,多雕刻祥云和水波紋圖案,渲染神秘氛圍。
唐朝時期,石刻流行雕刻番邦使者和外來動物,宋朝也繼承了下來。但是發展到宋中晚期后,石刻番使已經比不再含有征服、鄙視的意味,變成了平等相處、友好往來的象征。
有書生解釋“大宋是文明禮儀之邦,自然要平等往來友好相處。”
周圍的人不說話。前面天幕剛講完大唐,大家心里都明白。
有人忍不住羨慕的嘆氣“哎,大唐盛世,真讓人向往啊。”
番邦臣服,哪里需要交那么多歲幣。有那么多錢,自己留著花不好嗎,哎
大唐那邊,武德昌盛的群臣也在議論紛紛。
他們挑剔地看著天幕上的石刻,指指點點“這么瘦竟然是武將,若是兩軍對戰我一只手都可以把他掄出去
“春秋時期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宋朝文武百官都越來越瘦,該不會也是以瘦為美吧”李靖作為武將,既是世家公子出身不凡,也文采飛揚品行兼優。但絕對不是干瘦干瘦的,大唐武將以將軍肚為美,就是門神里常見的尉遲恭那種形象。
尉遲恭挺著讓武將羨慕的完美將軍肚,揮舞著據說能一只手把宋將領掄出去的粗壯胳膊,疑惑了“瘦的跟個筷子似的,哪里好看了”
李世民被這形容逗樂了,哈哈大笑,笑完還要夸“沒錯,還是我大唐武將俊美雄壯”
武將們矜持挺著肚子,叉著腰顯得更魁梧。
長孫無忌微微一笑“大唐文官也是善騎射善劍術的。”
李世民從善如流沒錯,朕的貞觀群臣文武百官都是最雄壯的一碗水端平,很會了。
宋朝規定,皇帝生前不得營建壽陵,死后七個月內營建陵墓、舉行入葬儀式。因為時間匆忙,工期緊張,往往耗費更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宋哲宗時期,因為他死得倉促,陵墓修建的更為倉促。
史料記載,修哲宗的永泰陵,僅搬運石料就需要工匠4600
人,采石27600塊。動用士兵9744人、民夫500人。
現存的“永泰陵采石記”碑記載建陵中僅采石料就用工1萬多人,因病而死300多人,加上其他勞累、事故等因素,死亡人數達到了1700多人。而這些工匠們死后也多無葬身之地,會被棄尸于荒野亂石之中,十分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