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女王,或者說維多利亞一世,還被成為歐洲的老祖母。
她一生生了9個孩子,通通嫁或者娶了歐洲王室,其中長女嫁給了普魯士王國的王儲腓特烈王子,即后來的德意志帝國的皇帝腓特烈三世,生的兒子是威廉二世,就是后來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威廉二世
維多利亞女王發起了對大清的鴉片戰爭,威廉二世發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派兵青島,強行租借膠州灣。
而且威廉二世的野心不只是對東亞,是對全世界。
他主持成立了“泛德意志同盟”,在全國各地大造戰爭輿論“如果德國不去統治世界,那將從地球上消失,兩者必居其一”,主場“我們必須擴張,對于我們來說獲取新的領土是迫切需要”。
歐洲的侵略野心,從來不是一時半會突然冒出來的。
對華夏的侵略,也不只是某一人,某一次。
從第一位海上霸主葡萄牙對明朝的騷擾,到西班牙女王派兵占領東南亞,再到英國女王的對華貿易和戰爭。
一代代都在打著同樣的主意,可惜的是,華夏當時的官府根本毫無察覺。
朱元璋前所未有的緊張了起來。
上一次這么緊張,還是他在父母家人都被餓死、寺廟也被強行征兵、自己無處可去,糾結到底要不要去參加起義軍的時候。
大明該如何面對這風云變幻的世道
僅僅一個海域就已經讓他頭疼,大明境內的張士誠陳友諒余部就讓他頭疼地不得不想實行海禁,現在才知道一時的偷懶政策導致了大明的閉關鎖國、落后西方后貽害無窮。
現在他及時阻止了海禁,但是其他方面呢
還有大明的藩王之患、男女不平等導致的民間隱患、西方國家的威脅,又該如何解決
老朱一直知道自己沒文化,出身低,但是當皇帝之后已經很久沒有這種無助了。
他打下江山,出身低又如何,能打不就行了。
他有無數大臣,會任用大臣為他辦事不就成了,就算殺了一批還有一批,有文化的大臣從來不缺。
但是面對新的國際爭鋒,哪個大臣有辦法
維多利亞女王的9個孩子各自嫁娶了歐洲王室的精英后,為女王生下總共42位孫子女,其中有許多人成為歐洲各國的統治者,為大英帝國在歐洲政治版圖的結盟貢獻良多。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其實是歐洲王室的一堆親戚在打來打去。
荊咕特意找出維多利亞女王后代復雜的家族圖譜放在天幕上,并且標出了哪些子孫后來是王室的當權者。
劉邦看得十分羨慕“若是大漢的公主嫁出去后都能生出未來的單于,我大漢不用一兵一馬就可以征服匈奴,該多好。”
呂雉冷冷提醒“你為什么沒想過,公主聯姻后為什么生下的孩子一定是國家的統治者”
劉邦
一愣“對啊,他們這么厲害,不擔心后宮爭寵嗎還是說英國太強大,不得不立英國公主的孩子為王儲”
說到這里他自己先搖頭“不對,若是英國太過強勢,反而不會立敵人的孩子為王儲。”
哪怕他如果娶了匈奴公主,也絕對不會讓匈奴公主所生的孩子當太子。
呂雉沒有說話,眼眸微垂。
她有另一個大膽的猜測那就是,歐洲王室可能根本沒有什么后宮和后妃。
當皇帝只有一個可以選擇,那么不得不選。
因為維多利亞一世與丈夫阿爾伯特親王是親表姐弟,屬于近親結婚,他們的9個孩子都是血友病攜帶者。9個孩子與歐洲各個王室聯姻后,也將血友病傳播到了整個歐洲。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越是貴族越喜歡近親結婚,但這樣反而造就了無數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