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傳宗接代,什么年代了,養貓養狗不香嗎
古人不香
一點都不香
男人都快不能生孩子了,還這么正常,后世的男人怎么越來越不成器了
朱元璋作為一個對大家庭眾多人口十分有執念的皇帝,聽到這里出奇憤怒了“后世的男人什么鬼,連生孩子都不行,還能干什么”
但是他們竟然還那么樂觀,覺得沒孩子就養貓養狗
貓狗能繼承你家香火嗎
貓狗能傳承你家姓氏你家血脈嗎
朱元璋罵罵咧咧“一群不孝子,腦子有毛病”
好了,這一期就到這里結束。
許多關于古代女性的境遇以前知道,但是越查資料越是觸目驚心,沒想到比網絡上流傳的更加殘酷,看得人真得很難受。
這還只是被記錄在史書上的,還有更偏遠、沒被記錄在史書上,連男人都無法接受的殘酷,會是怎樣
我難以想象,也不敢想象。
荊咕沉重的語氣說得天幕下眾人也沉重了起來。
嬴政看著宮中越來越多的女官,自信道“大秦的女子地位會越來越高,只要有才,朕會一視同仁。”
劉徹笑嘻嘻“天幕再多說點女子有用的地方,好用朕就重用,不好用那可就算了。”
嘴上頗有劉邦的風格,手上已經雷厲風行修改大漢的律法,補上各方面對女性寬待的措施。
從某些方面來說,劉徹同樣是一位實用主義者。
李世民拉起長孫皇后的手,對著天幕承諾道“不會了,以后會更好。”
朱棣同樣看向徐皇后,兩人四目相對露出對彼此的信賴“大明一定會牢記天幕說得話,會改變陋習,會變得更好。”
有人說,我國是因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導致女性不如男性受重視,因為力量上先天比不過能耕地的男性。
當社會進入工業化時代,機械的使用彌補了女性體力上的差距,讓女性有了更多機會走入社會,也有了更多參與社會活動、接受教育、參與政治選舉的機會。
但是華夏古代真得重視農業嗎帝王真得明白農業的重要嗎
重農抑商不假,以農為本也不假,但是農民為什么總是過得那么窮,稅務重的養不活孩子家人,這就是重視
天幕下,無數農民默默地開始擦著已經哭到干枯的眼角。
是啊,每一位皇帝都說要重視農桑,皇帝又是祭祀土地,又是親自弄蠶桑禮,為什么他們還是過得這么艱難
每一位大臣都說要輕徭薄賦,為什么他們的賦稅永遠交不完,最后連自己的土地也越來越少
帝王們真得重視農耕嗎那辛苦耕地的他們又算什么
被麻木統治了許多年的百姓,第一次開始思考自己的付出和收獲是否值得。
而在饑荒年代,已經憤怒到了極點的百姓聽到這里,不再猶豫。反正都是一死,還不如先去富貴人家搶點吃的吃飽了再死
歷史上,幾次大饑荒讓王朝改朝換代,除了因為古代百姓面對天災時期的抵抗力弱,還因為王朝末期官府無力救災,皇帝昏庸無能也無心救災。
下一期將為您帶來,農業帝國真正的意義,講述華夏這一個傳統農業大國的農業與歷史,政治,科學之間的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