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英國光明正大從華夏掠奪華工到海外殖民地,當他們看到大清的人口達到了4億,比大清皇帝還激動。
僅僅1850年這一年,英國從廈門這一個地方,就掠奪了475名華工到舊金山,或者叫另一個名字廉價勞動力。
英國駐廣州全權代辦密爾切在報告中寫到“一想到和三萬萬或四萬萬人開放貿易,大家好象全都發了瘋似的1。”
而這種所謂的“開放貿易”,還伴隨著鴉片戰爭之后,大清對英國的妥協,英國占據了全方位的優惠條件,穩賺不賠,自然高興地像發瘋。
清朝如同大宋一樣,發展自己,強大敵人,敵人不多夸幾句“好大兒”真是不知感恩。
趙匡胤“”
罵清朝就罵清朝,怎么又來罵大宋了
玄燁也黑著臉。
人口發展到巔峰,結果被英國人搶去做華工,這是什么皇帝,如此廢物
從大清搶到了足夠的勞動力后,1852年,英國再次跟美國去搶鳥糞勞動力都有了,就差肥了
你說但凡這時候的清政府發揮一下農耕帝國的優勢,告訴英國人要肥料,大清有啊,何必舍近求遠
會不會不需要割地賠款了
可能依然會,因為大清又被叫做“奴清”,從臣子到百姓,都已經被奴化,跪習慣了。
玄燁狠狠握拳往桌案上砸下去
是后面的皇帝這么差,還是從一開始,皇室的路就走歪了
他想起了清軍入關時對漢人的大屠殺,想起了從自己還沒掌權就開始的文字獄,想起了對漢官的挑撥與監管,想起了層出不窮的反清復明
難道,他真得錯了
比皇帝更難受的,是漢臣。
“奴清,奴清”
紀曉嵐在府邸失魂落魄,一陣狂笑,“我們都是奴才都是皇帝的狗奴才哈哈哈哈,狗奴才”
然而皇帝甚至不稀罕漢臣當狗奴才,只喜歡同為滿人的滿臣自稱“奴才”,漢臣連當“奴才”的資格都沒有,會被糾正是“臣”。
臣服的臣,時時刻刻提醒,你是臣服于滿清的漢臣。
相傳,西方是明朝時期有傳教士來到大明才學會漚肥,但是西方依然沒有使用。
這與他們的飲食習慣也有關系,他們喜歡生吃蔬菜,覺得人的排泄物做糞肥不干凈。
華夏一直是熱食,烹飪成熟食后基本沒出現過這種蔬菜中毒事件。
嬴政發出難以置信的聲音“鳥糞難道就干凈了”
這有什么區別
鳥糞掉落在身上依然很惡心啊
“生吃蔬菜,他們不會生火嗎”淳于越忍不住開口,這種生吃蔬菜法不就是蠻荒時代還沒有火種時候才這樣嗎
大秦君臣集體迷惑了。
民間其實也有百姓為了省下柴火生吃可以生吃的食物,但是能站在大秦朝堂上的,自然不需要生吃。
在上層官吏貴族看來,吃生食,是蠻夷才會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