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匈奴這么能打,他何必殺韓信,留他戰死沙場,哪怕打不贏匈奴死在匈奴人手中自己名聲不更好聽。
劉邦下定決心,立刻開始安排韓信“釋放韓信,讓他去守長城打匈奴。”
蕭何松了一口氣。
或許,
14,
沒有反對。
聽天幕的意思,自己好像也沒有打得過匈奴。這韓信被后世封為軍神,定然好用,最好能多活幾年
公元前121年,衛青霍去病屢建奇功,匈奴休屠王死、渾邪王降漢,整個河西走廊歸于大漢。劉徹為了獎勵霍去病,修改了全新的宅邸,想讓霍去病去看看,霍去病說“不滅匈奴,無以為家也。”
這并不只是霍去病一個人的心聲,是整個時代的呼聲。
在衛霍出征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22年,十二月,大漢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雨雪,百姓被凍死者無數。
大漢打匈奴不僅僅是為了疆域和邊患,也是因為物質需求。
久經災難被凍死者無數的漢人,需要匈奴人的牛羊皮保暖。經歷各種天災導致減產饑荒的大漢百姓,需要匈奴人的牛羊肉充饑。田地被旱災洪災輪流破壞后,漢人需要新的土地開荒種地。
“這衛青將軍霍去病將軍真是大漢的好將軍,我們要給他們立生祠”
剛聽到要天災不斷的大漢百姓,聽到有這樣的好將軍,可以為大漢百姓帶回匈奴的牛羊,給大漢百姓吃肉取暖,盡管什么都沒看到,已經感動地不行。
趙過站在田壟上,聽著這一切,感動之余也有疑惑匈奴的牛羊真得能解決問題嗎如果能解決問題,那匈奴人為什么也要頻繁南下搶掠漢人
伴隨著霍去病收復河西之后,大漢王朝立刻在這里設置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公元前119年,大漢從遷移流民725萬安置于四郡,這流民是從哪里來的
公元前120年,山東大水,民多饑乏,這些流民全是在山東水災里失去家園的百姓。
水災過后不僅僅是沒有了家園、田地,一年的莊稼全部荒廢,也失去了糧食來源。最重要的是災后,洪水帶來的疾病,死去的尸體處理不好帶來的瘟疫,田地災害帶來的減產。災后重建從來不是三言兩語能解決的。
盡管這一切還沒發生,聽著一年又一年的天災,聽著這數額極其巨大的流民,劉徹沉默了。
是啊,真到了那個時候,除了打下新的土地安置流民,還有什么好辦法
既要又地方給流民興建村莊,又要有土地給流民種地吃飯,大漢境內有地方安置嗎
諸侯國內,土地都在諸侯王的受眾,先帝想要削藩反而引起七國之亂,自己想要削藩哪有那么簡單。
還好,聽天幕的消息,未來自己是成功得到了匈奴的土地,有了解決辦法。
但是,如果能把諸侯國的土地從諸侯手中收回,那就更好了。
與此同時,主父偃也感覺自己的機會仿佛要到來了。
流民需要土地,匈奴人的土地很明顯不適合種地,不然匈奴人為什么自己不種
那么,要不要提前告訴陛下自己的推
恩令
劉徹迫切的需要新的疆域,需要更多的良田沃土去安置不斷增多的災民流民,他想要一舉打敗匈奴,徹底將匈奴的土地劃給大漢的災民
但是,這一切并不能如他所想象的那么順利
公元119年,衛青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但是,損耗極大。去時軍馬就有14萬匹,回來時只剩下不到3萬匹。
戰爭不斷升級后,軍費撫恤、水利興修、救災移民的開支越來越大,劉徹為了軍費,開始任命大鹽商東郭咸陽、大冶鐵商孔僅為大農丞,負責鹽鐵官營,增加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