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茶樹走出森林,用一片樹葉滋養生靈,帶來了和平也帶來了戰爭。
西漢漢宣帝時期,王褒的僮約中有記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這是華夏,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關于飲茶、買茶和種茶的記載。
王褒傻眼了啊這,他這本書是關于約束家中仆人的契券,這都可以傳世嗎他的辭賦圣主得賢臣頌還被陛下稱贊過,怎么沒人夸
王褒在四川時,遇見寡婦楊舍家發生主奴糾紛,他便為這家奴仆訂立了一份契券,里面規定了奴仆需要做什么事的具體事項,比如“烹茶盡具”、“武陽買茶”,這就是僮約,意思是奴婢契約。
劉詢高興了“大漢果然有茶”
很好,后世的茶葉用途,他也可以學起
劉徹也很高興,漢宣帝天幕提到過,是他曾孫,離他很近,大漢的茶業興盛不是夢
西漢漢宣帝時期距今,約兩千多年。
“茶”在唐宋時期帶來了文化的盛世,在明清時期帶來了邊疆的和平穩定,也在清朝末年帶來了國力衰弱守不住財富的戰爭
清朝皇帝集體臉紅,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痛
這是怎樣羞恥的結局,連一棵植物都守不住
前朝就是文化盛世,就是和平穩定,到了大清就是外賊偷盜、欺壓、傾銷,真是何等猖狂當時的清政府又是何等無能
前面我說過,新西蘭的獼猴桃來自于湖北宜昌,這就是為什么呢
接下來,就為您講述華夏水果的故事。
4000年前,桃樹、柑橘等水果豐富了人們的味蕾,幫助人類走向更遙遠的海域;
桃子、柑橘的歷史,比茶葉更為悠久。
嬴政聽到這里,揮手讓宮中給大臣們都上了桃子和柑橘。
“總算有一樣是后世有,大秦也有的。”
雖然此時這兩樣水果都不多,也比較珍貴,眾多大臣一人能有一顆已經幾乎用光了宮中的儲藏。
說起水果,首先得從果實的演變開始說起。
中生代時期,地球上的植物是裸子植物占據優勢。裸子植物顧名思義,種子直接暴露在外,比如現存的松樹、柏樹、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水杉等,都是裸子植物。銀杏的種子俗稱“白果”,但其實不是果實,是種子。
天幕特意放出銀杏果和其他水果的對比。
比如桃子,剖成兩半,中間的桃核才是桃子的種子。
但是銀杏果整顆就是銀杏種子。
李時珍看到熟悉的白果,想起把形似小杏而核為白色,覺得銀杏果然比白果更適合。
他撫須為子孫解釋其藥用價值“白果熟食能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生食能降痰,消毒殺蟲,是個好寶貝啊”
也是在他的本草綱目中,記載了銀杏最為全面的用法,銀杏葉
銀杏果都有,
其他本草著作再也沒有超過本草綱目的。
新生代時期,
物種大爆發,被子植物大量出現。地球上的植物開始演化出果實,把種子寶藏在果皮里,這樣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種子繁衍下去,也是為了用果肉吸引動物采食和傳播,對物種繁衍具有重要意義,被子植物開始在地球上占據絕對優勢。
當人類誕生后,發先了果肉的食用價值,于是,真正意義上的水果誕生了。
天幕放出了果實的進化過程。
原本光禿禿的種子,慢慢長出肥厚的果肉,把種子包裹在果肉中。
當果實開始成熟,從青澀變為熟透的黃色、紅色,開始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后,自然界的動物被吸引而來。
陸地上的動物,天空上的鳥類,蹦跳著飛翔著過來,把果實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