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子布把五品官服鋪在自己身上,想著死也甘心了,沒想到天幕給了自己如此大的驚喜。
“咳咳,我都上天慕了,我不能死”
甘子布猛地撐起身體,對著仆人道“藥呢我的藥我還可以喝,還能活”
又升官又上天幕,就算別人嘲笑他為了陪武皇陛下封禪把自己折騰病了有什么
他也算是名揚天下了
“甘子布這個名字怎么這么耳熟”武曌在宮中,聽得嘴角含笑。
說起來,每年各地的貢品那么多,她還真沒注意柑橘到底是用紙包還是用細布,下一次可要好好看看。
上官婉兒倒是提前想起,提醒道“陛下,就是您在嵩山那次,那位驢車”
一說嵩山、驢車,武曌就想起來了“哦,他啊。”
公元696年,武曌想要去嵩山封禪,朝中有許多大臣反對,也有大臣支持。
這一位甘子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了他的支持當時已經生病的甘子布,為了能參與武皇嵩山封禪,硬是把自己綁在驢車上,駕駛著驢車抵達嵩山。
武曌當時就被甘子布的“誠意”感動了。
從嵩山封禪回來后,武曌改年號為“登封”,河南登封縣就是打這兒來的。
然后,武曌不負甘子布所望,特旨甘子布恩加兩級,為五品朝廷命官。
但是很可惜,歷史上,本就生病的甘子布因為自己的折騰,升官后還沒來得及發財,在登封病重,在眾人的慶祝聲中,抱著新的官服官帽死在激動的心情中。
因為天幕的出現,甘子布憋足了那一口氣,硬生生熬了過去。
比起升官就死,他覺得他還可以再研究一下柑橘
有些地方也喜歡把“橘子”稱作“桔子”,這二者有什么區別呢
“桔”其實是“橘”的俗字,一般多用于俗文書的一種與字書規范寫法不同的字。
由于“桔”含著一個“吉祥”的“吉”字,民間常把柑橘叫“大桔”,取其諧音“大吉”,代表“吉祥”和“團聚”。
在現代的街頭,寒冷的冬季,滿大街喜氣洋洋,那是即將過年的氣氛。
到處掛著鞭炮、春聯、門神畫像,賣的火爆之余,還有年宵花、綠植也賣的很火爆。
“老板,買棵年橘啊,年年大吉”
賣綠植的老板對著忙著辦年貨的百姓吆喝著,百姓很吃這一套,不少人被吸引進去,然后搬著一盆金橘樹出來。
金橘樹,也被稱為“年橘”,取“年年大吉”的寓意。
過年當日,在喜慶的鞭炮聲中,小孩兒被裹成一個喜慶的圓球似的,顛兒顛兒地去給家中長輩拜年。
長輩先塞個橘子“這是福桔”
再給個紅包“壓歲錢”
新人結婚時,也會準備一籃橘子,給新娘吃橘子,取橘子里“多籽”的寓意,祈愿“多子”和“早生貴子”
桃樹原產于我國,并且在歷史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桃這一植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世界各地,與蘋果、梨樹并列為世界“三大知名果樹”。
在向外傳播的過程中,桃子被稱作“波斯果”,柑橘被稱為“中國蘋果”,其實桃子既不是波斯產的,柑橘也不是蘋果。而且蘋果的祖先,也是在華夏新疆。
現在,讓我們說一說華夏水果外傳的故事,這里面就包括前面提到的獼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