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狠狠點頭“女兒一定會的”
以前只有男娃才能去學堂,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她一定好好學
扎著小辮子的女孩羨慕地看著天上的羲和號,腦海里出現一個模模糊糊的想法等長大以后,她也要去天上,去御日
探日都有了,逐日還會遠嗎
山海經海外北經曰“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于是我們又有了夸父逐日夸父號
神話中,夸父追逐著天邊的太陽,哪怕是疲倦也不會停下腳步,直到渴死;
現實中,夸父號環
繞著太陽,追逐著太陽的磁場、耀斑和日冕,忠誠地記下每一次的變化。
山海經iddot海外南經曰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
1想看西羚墨寫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180章華夏五千年神話10嗎請記住域名
漢書五行志上記載“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帝嚳則有祝融,堯時有閼伯,民賴其德,死則以為火祖,配祭火星。”
祝融被認為是火神,后來逐漸演變成配祭火星。
于是,就有了火星探測器祝融號
祝融號,是華夏的首輛火星車。
它高度約有185米,重量達到240公斤左右,若是能化為人形,會是一位高高壯壯的人氏。
天幕再次拉近畫面,放出了祝融號的工作場景。
火星,古人最熟悉它的是在夜空中呈現的紅色,但是拉近之后,才能看到,真正的火星陸地表面,其實是一片赭色的陸地。
祝融號,看起來只是一個冰冷的鐵機器。
但是看著那看似冰冷的鐵機器,孤獨地行駛在茫茫一片沒有其他同伴的大地上,突然讓古人感受到了一種使命感。
它是孤獨的,但是依然堅守著自己的職責,如同一位真正堅守崗位的火神。
我們現代雖然沒有既能化鳥又能化魚的鯤鵬,但是我們有“鯤鵬號”
作為龍的傳人,華夏怎么能沒有自己的龍呢
天幕先放出“鯤鵬號”,又放出兩個龐然大物蛟龍號,夔龍號
這一次,只能讓古人遺憾。
“這個,真的很難學”
“不過,我們的后世子孫能做到,就說明有希望”
華夏,浪漫與務實并行。
我們一邊說著“中華大地不養無用之神”,每個神明都有自己的職責,連天上的龍神不好好下雨也會被打落凡間,被關押在井龍里;
一邊以各種現代人的方式,把神話里的浪漫呈現在21世紀。
神話,曾經是遠古先民的想象。但是,當我們有實力將之實現,想象就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