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廷尉李斯凝眉望向天幕,仔細聆聽的同時,心底亦是疑惑不解秦度量衡推行全國,一是為更好收稅,二是為收攏民心,更深層次的計量指何義
另天幕言,西方度量衡打破貴族及商人用計量獲利想到各郡縣仍盤踞著許多六國遺族,他眼底發沉,若他們對秦政令陽奉陰違
當地百姓怕如天幕所示,把怨氣全都灑在陛下頭上了。
那些遺族真是該死,陛下對他們過于寬容,應以重刑下獄
度量衡,度萬物,量天地,衡公平
事實上從音律到天文都是屬于度量衡的一類。
度量衡的統一,讓稅收與土地在始皇眼中變為可視數字化,讓他明白全國資產分布情況,從而進行宏觀經濟調控。
從我們現今的角度看,度量衡所蘊含的科學經濟,它不應該僅止步于秦漢的上計制度
秦
再次聽到秦漢并行,秦始皇呼吸一緊又隨即掩下,不急,他從質子到秦皇,耐心和忍已刻入他骨子里,天幕從秦初講,總會講到漢朝消息,他秦崩之因
眼下最為并重的是,如何將威秦之危斬斷,使六國歸心,讓秦傳以后世
自秦統一后,他將秦上計劃進行根改,并頒發倉律,讓各地官吏將糧食收支等匯編上報,由御史大夫進行監察考核,有功者賞,有過者罰。
審察完畢后,再將計薄結果報于他,從計薄上他才能清楚知曉地方財政收支、經濟稅賦、戶口農業情況,得殿都呈與俸祿,提升職位,弄虛作假者罰金、降職甚至罷官處死
漢
聽到上計二字,漢劉徹原本豎起的耳朵微動,神情肅穆起來
與前秦只報財政不同,他漢家各郡臣每歲十月上計,除涵蓋財務呈報外,還增加了軍務、獄吏等呈報內容。
上計是懸浮于各郡臣子的一柄利劍,是漢家選拔官吏、考核獎懲之利器,亦是他漢家掌天下之根本
漢家草創時,因各地呈計政務繁多,高祖還單獨設過計相一職,專門負責上計審核內容。
審核時除丞相、御史大夫外,他也親臨審計所,深入了解全國各郡政務,并熟記各地錢谷數額。
他曾父文帝在親審時,甚至能記起上年送計上京的小吏名字,并當眾家話,讓小吏感動不已,翌年小吏所在郡縣計薄比往年更優一籌,當地官吏考核為優,往上遷一階
可惜,曾父執政之風,他劉徹學不來,也不愿學
太過溫和噬人,不是他劉徹風格。
度量衡所蘊含科學在今天演變為計量學,而計量學又離不開數學、統計學及經濟學,秦漢所用的上計便是初版計量學中的統計部分
正當眾人聽不明白時,天幕突然展示出一藍色圓形,上現漂浮著他們看不懂的彎曲字體,藍圓快速變動后,徐徐展開為一方格,里面寫著戶口、人數等字體,正疑惑時就聽得天
幕解釋
這是用基礎計量學,根據秦朝某地大概數據計算出的各項目數據,可以看出秦一地人口數及稅賦,還有推算百姓服役數據
秦
秦始皇指尖微顫,面對天幕舉出的賦稅漲收,甚至人口戶數變化,一一清晰明了。
簡潔又干脆的圖像,完全符合他的審美喜好,看得他心劇烈跳動起來,只覺口干舌燥,仿若見了絕世女郎,若他有此利物要怎么學計量學
他學會此學識,就能更大膽改革秦制,將秦雕塑為自己理想中的江山,真正立秦萬世之基
數學、統計學及經濟學要怎么學
漢
劉徹終于明白天幕說不應止步于此是何意,何為數字化,這便是數字化,他能掌此利器,定能更好治國,世間一切鬼魅都逃不過他法眼,什么叫天子
這才叫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