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述到最后,聲音嘶啞眼眸猩紅,指著天幕厲聲大吼“好,好得很詩書、百家語,史官書盡皆燒毀”
儒家先賢最初傳學,就是以詩為重,詩、書是經中之經,是他儒家學說根本。
李斯此舉是要對他儒家斬草除根,絕儒家法統啊
淳于越用力將官冠擲于地上,橫眉立目以手指天,大聲咒罵“嬴政你秦素來粗鄙,只重實利毫無禮儀。
天下竟被你虎狼之國吞噬,蒼天不仁,今你不行仁義,秦當亡,當亡”
“大膽竟敢辱我大秦”
殿內秦將官員握拳準備圍攻,其他儒家學子上前對持,雙方怒目而視,空氣中火星四濺,死戰一觸即發。
“秦當亡”始皇氣極而笑,帶著徹骨的寒氣,緩慢一步步走下石頭階,周身威勢凌厲如刀,刺得眾人齊齊打了個哆嗦。
他緩步到淳于越跟前,寒目俯視這大放厥詞,衣衫狼狽的儒子,帶著滔天怒火一字一句道“朕要你親眼看著,朕大秦到底會不會亡天下”
始皇眼眸輕蔑,手卻死死地攥住劍柄,力道之大繃得手背青筋凸出,狹眸掃過殿內眾臣,竭力止住心中殺機,振聲道“今神跡降秦,是受天命指引而來,秦定當大興
然天下經五百余年紛爭,諸國毫無尊卑,朕欲如諸子百家,推陳出新重理秩序,讓世間明陰陽,懂倫
理,使天下無殺伐動蕩。”
他伸臂揮袖,短短幾息便斂住殺意,臉目重歸冷峻,昂首道“今天下歸一,如何使民歸心,朕請各家暢所欲言,助朕定策。”
殿內博士不敢與他對視,垂首避之,秦皇說得很直白他要棄舊禮,定新的禮儀文化,你們誰家能在周禮基礎上,提出合乎秦制禮儀,他便立此學派為尊
焚書算什么嬴政這招才叫改儒家正宗
儒維持周禮,嬴政卻要讓周禮變革,這才是真正地往儒家胸口插上一刀。
淳于越嚇嚇地喘氣,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來,兩眼死死地盯住秦始皇,喉嚨里發出咯咯的啞聲。
他想與嬴政爭辯,可始皇卻無視了他,回身復立于階上,聲威回蕩在肅耳恭聽的群臣心上“自周至今諸子何止百家
而今殿內博士只余下七十家矣,朕欲設秦社宮,不論古今學識,藏百家學說,不使諸子法統繼承。”
說罷目光如刀般地落到淳于越身上,淡淡道“朕慕齊魯禮儀,但齊視我大秦于無物,今齊淳于越除職,押下去。”
不等殿外秦甲入內,蒙毅親自捂住淳于越的嘴,將他拖了出去。
有儒家學子想要阻攔,卻被身旁人拉住,剛想掙扎又聽到上首御令“秦社宮由丞相總攬,朕明日要見章程。”
被點名的王綰心底微松,天幕說得沒錯,陛下有識量胸懷,齊地本就偏遠,又是最后納入秦國版圖,還沒來得及徹底掌控齊舊地。
淳于越在齊素有名望,今日他殞命秦劍,傳回齊地,齊民定反。
見殿內凝重氣氛,王綰側目對眾博士溫聲解釋“天幕所言乃是宇宙他處,與吾界無關,今天幕所顯俱是點撥我等,陛下與他界秦王不同。
先前陛下便有立秦社宮想法,是為往圣繼絕學,也是期盼諸君助陛下,為萬世開太平。”
見眾博士面色動容,王綰神色更為溫和“諸家圣賢經典何其深奧,若無各位解其經義,世人怎么能領會到世間智慧呢
是以綰在此盛情各位傳著立書,解說經義傳至后世,使法統不絕。”
秦始皇以威嚴鎮壓諸子,王綰用理想勸解各派,最后更是提醒各家,今天下歸一也是諸位思想定一之時。
眼前登頂的機會,讓各家沉默不語,即使是先前想要出聲反對的儒家學子,也只垂首斂目,他從學說在儒家中被視作異端,既然有正名機會,怎么會不心動
而其他諸子卻想到天幕曾言后漢朝獨尊儒術,那他們的學說呢
不待各家博士思緒中抽出,王綰又微笑地建議“吾等先觀天幕,稍后再商秦社宮章程”
有禮有節的話緩和了殿內氣氛,群臣皆點頭同意,紛紛往天幕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