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兵仙韓信也是舊秩序的擁護者,他滿心認為劉邦要做新共主,待天下無兵伐后,自會分封天下。
所以他提前做齊王,有什么不對
我為劉邦滿身功勛,我當個諸侯難道不應該的
你在咸陽做共主,我在齊地快樂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過分嗎
不過分,就是沒想到劉邦他不想當共主,想當秦始皇的兒子。
兩人新舊不同的思維,如黃河橫陳在君臣之間,才會有日后王孫不歸的悲劇發生。
韓信不是政治小白,他在兵道上,抓住時代變化的先機,讓他在戰場上如仙人點兵,千變萬化,卻忽略了整個時代的轉折洪流
漢
在聽到秦始皇兒子時,蕭何a陳平等漢臣,瞬間低頭祈禱臉部運動不能開始,不能開始,喂,自己千萬別笑啊
否則就上天子心底黑名單了啊
但想到老父親帶老大兒怎么辦有點忍不住哇
上首的劉邦暴跳如雷,胡須僨張,指天痛罵“乃公比秦始
皇小三歲,三歲三歲什么兒子”
本作者南漳提醒您秦皇漢武看我校歷史作業評選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氣殺乃公也
所有漢朝皇帝
高祖是秦始皇兒子,那他們是什么
秦始皇的曾子曾孫
各方利益矛盾不可調和,新舊習俗相互沖激,使社會動蕩的時代,被稱為歷史轉折點。
縱觀華夏時光長河,上次如此巨大的轉折點,是在周天子東遷時期,造成的后果是戰國戰亂幾余年。
而后來的大歷史轉折點,是讓我們刻骨銘心的百年國恥。
為了能站起來,我們拋棄漢字引入字母,脫去長衫丟掉老祖宗留予我們的傳統,喊出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的口號,企圖全面學習西方,挽救華夏。
在不同道路試錯后,我們終于找到屬于自己的力量,以人民為主體,團結一切能團建的力量,舉全國之力抵抗西方。
又重新理清秩序,建立起連接各方群體的規范體系,華夏才真正地立足于世界。
而秦一直未能從征戰天下,轉為安定天下,用舊例去對應新的問題,沒能解決問題,甚至還摧毀了支撐秦國的基石
唐
李世民與群臣倒吸口冷氣,什么樣的百年國恥要讓后人拋棄一切
回想起先前天幕里留著髡刑的后世人,奇怪的服飾及披頭散發
那里是后世與他們習俗不同,分明就是華夏入夷啊
沉默間魏征艱難開口“后世儒家變成什么樣才會讓后人打倒孔家店”
他的疑問無人能答出,只能沉默以對。好半晌后李世民才重整臉色,肅厲道“按天幕只言片語推斷,西方當時在某段時間內超過華夏。”
頓了頓他目視杜如晦“克明,探西方技法由你安排,若可以”
語中未盡之意,已流淌在君臣之間。
周武
武則天擰起眉,寧可亡人之國,不可亡人之史,后世人入夷還會記得大唐萬象
提及西方她瞬間想到先皇龍朔元年時,朝廷曾支持薩珊王子卑路等波斯貴族,在吐火羅抵抗大食國,可惜薩珊等貴族太過無能,竟無法抵擋大食,只能逃回長安祈求龜縮。
直到她主政后才將吐火羅等地安穩拿下,徹底劃入大唐版圖。
今對比后世遭遇才發現她們對西方諸國了解過于浮面,當使人深入腹地分化了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