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刀擱脖子一劃,人沒了
戰國秦
腦子里設想多種謀殺陷阱的贏駟,聽見后輩主動尋死,怔愣當場就這樣死了
他不可置信地拉住贏疾,嗓子都在哆嗦“上郡是京畿地區的直接屏障,非重臣不可鎮,你與司馬將軍都當過上郡的郡守,可見政兒有多看重他,他就因使者一個詔令赴死
他為什么不聽蒙恬的話
別說嬴疾,就連大將軍司馬錯、相國張儀亦是疑慮
周平王弒父是因周幽王要旁立太子,田氏代齊,亦有前兆。
歷代秦君也沒有戮殺親兒的,大公子怎么就走到自裁這步呢
扶蘇是誰
從名字上可看出始皇對他寄托了巨大的期冀。
他也是唯一有明確參政記錄的公子,但從坑儒進諫,和趙高等偽造的詔令內容,及民間對秦二世的議論來看。
他監軍兩年里應該是屢屢上書勸解朝廷,以仁義勸始皇改易策令,所以才在得到詔令時,以為始皇徹因政見不合要清算他,于是干脆自殺
唉秦很強大,能鯨吞六國,同時又很脆弱,脆弱到父子間一絲信任也無
戰國
做了幾十年秦王,歷經風雨的贏稷聽完幾乎氣暈過去
就這
他因坑儒進諫被遷去監兵,就沒想過維護政兒威嚴
上當受騙還被亂傳讒言,如此大辱君主豈能忍受更別提他說的那番言論是在為六國遞刀子
想到政兒處境,贏稷氣壓就低沉得可怕,那人真如天幕所說,兩年內不停上書勸解,豈不是踩著政兒的臉面揚名
他一把抱起懵懂的小政兒,側目對孫子子楚重重下令“記得給政兒選個聰慧的王后,事關大秦千萬慎重”
叮囑完后不放心,心里決定還是他親自為政兒選妻吧,大不了從小養,他就不信不能選出更好繼承人的娘
子楚從天幕中抽回目光,心中亦是皺眉不滿,能參政卻被遷走,不提政兒心意把自己當作諫臣,最后還被殺,步步失誤,毫無謀劃,為君后也擔不起大秦責任
天幕語氣非常疑惑不解為何他不看同樣被下令自裁的蒙恬呢
蒙恬是什么人
大秦棟梁,始皇信任親近之人,蒙恬任外領軍,蒙毅在廷位至上卿,甚至始皇外出時,都會讓他陪同共乘。
蒙家妥妥的心腹重臣,在這份尊寵榮耀下,其他諸將臣子都黯然失色。
你問始
皇扶蘇與蒙恬掉到水里,你救誰
始皇怕是要先救他的愛臣,確認蒙恬無礙后才會分心扶蘇。
所以他怎么會賜死自己心腹
秦
聽到自己名字的蒙恬心中一喜他就知道陛下愛他,蒙氏三代侍奉秦君,皆是君臣相宜,共譜佳話
陛下怎么可能會賜死他
將他與大公子連在一起,便是要蒙氏做他后盾,為將來接替大統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