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追到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以西的祭祀地龍城。
龍城是什么
是匈奴祭祀龍神的圣地,也是匈奴人信仰之地
衛青的行為就等于打架打到小日子的神社,順手掀翻再斬殺七百多個小日子,此舉不是英雄嗎
是大大的英雄,漢家對匈奴的恐懼陰影被衛青破開,提刀告訴漢人匈奴不可怕,匈奴是可以戰勝的
他英勇的舉動才有了流傳后世的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但是真正讓胡馬不敢度陰山的不是李廣,而是衛青,衛青啊
秦
聽到后人因用力發出的破音,秦始皇無意識時摩挲著筆桿,轉問大將王翦“將軍能否追擊千里”
年過六旬的老將王翦望過天幕現出的輿圖,搖搖頭苦笑道“老臣所打戰爭皆是中原國戰,中原山川
地理,老臣了熟于心,但對茫茫草原。”
他很干脆地回道“千里奔襲,臣不如衛青也”
秦始皇眉頭緊湊,該如何應對匈奴
想到天幕曾言兵仙韓信,立馬吩咐侍從,立即加大對韓國后裔查找,搜索目標擴大到沒落韓氏范圍。
舉國之力,他不信找不到韓信
漢
劉徹轉動著手中杯子,神色明明暗暗,匈奴對漢家最大的難題是找不到部落所在
因此他才兵分四路,試探匈奴各部方位。
效果很喜人,衛青也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證明他在上林苑所作所為是正確的。
上谷以北,東接朝鮮、穢貉兩地者,是左賢王聚集處;
上郡以西,接月氏、羌族之地,是右賢王范圍。
而匈奴王庭他將酒杯重置輿圖的代郡、云中上方,這就是軍臣單于所處的王庭部。
俯身望向地上的輿圖,劉徹臉上露出志在必得的笑容
既然找到窩點,下一步就是舉大軍進攻,橫掃漢家恥辱,一展漢軍雄風
騎兵一詞來源于游牧民族,他們從小騎羊,挽弓射鳥,長大些后,又射兔子、狐貍,直到成人后,不用特意訓練,便能進行作戰掠奪。
因而他們的作戰習性貼近生活習慣,有利己方時,如鳥聚集,不利時四奔躲散,是典型的遠程戰士草原版游擊戰術。
而大漢丟失并州,沒有馬匹補充,只能以步兵和戰車應對集結的匈奴,事實證明這種傳統的戰術,無法抵抗匈奴。
所以面對不斷襲擾的匈奴騎兵,漢家總是被動挨打,遇見匈奴舉大兵進攻時,邊境軍民更是傷痛難忍。
自高祖到漢景帝,休養生息積蓄戰備資源,直到漢武帝時有力量反擊匈奴
漢
等不及的劉徹拉上衛青霍去病等人,對著輿圖討論起來。
“咱們的推演得沒錯,要打匈奴就要集中兵力,配合奇襲。”
在輿圖跟前,衛青一改謹慎性子,指著輿圖上的西北方向,侃侃而談“匈奴重勢向來聚集在雁門、代郡邊境。
我軍用戰,當避開單于大部,轉頭奇襲較空的河南等,收復河套,將戰爭主動權掌握到朝廷手中。”
霍去病在扒著舅舅腰部,伸頭腦袋聽他分析,他今年還是舞勺之年13歲,正值人小膽大時期,盯著輿圖看了半晌,眨眨眼道“還應該建支部隊,以利箭穿插匈奴戰地。”
回答他的是舅舅無情的手,將他的頭按了下去。
見他捂嘴不言,衛青才又接著與陛下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