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漢武帝元封四年收到的近百萬匹絲綢來算,該是多少金子
而填補這塊藍海的是大漢商人,商人嗅覺總是最靈敏的,對內壓低絲價再遠銷西域,倒騰貨物賺其利潤
漢
劉徹揉了把臉,問向面色木然的公孫弘“大漢民間綢緞價錢如何”
近百萬匹絲綢換成金子
“陛下”桑弘羊出列恭聲道“朝廷可效仿西方遷商人、學子扎根西域,以利驅使西域倒向大漢。”
“詳說”劉徹精神大振,雙眸煥出驚人光彩,穩住自己翻騰的心緒道“如何效仿”
桑弘羊定了定神道“占領一西域小國
為大漢據點,城內全以漢家規矩為主,作為漢家交易點。”
若想延長漢家影響,可再往西占據國度,改行中原風俗,設大漢官職。
亞歷山大東征立七十多座殖民點,朝廷可擇西域絲綢據點立為縣,再設西域護都府官職。
行二級縣府行政管理,如此大漢就能徹底將西域掌控在手中。
劉徹起身來回踱步,猛地一拍手嘆曰“此計極具可行力”
跟未來戰略一樣,先奏匈奴,再收西域,只是戰略內核有變,變為復仇為主,賺錢為輔。
只要經營得當,他們定能繞過未來的坑,更早地碾壓匈奴,掌控西域。
聽完桑弘羊謀略,衛青忍不住跟諫“車師此地甚好,待擊退匈奴后,以車師為首點向西鋪縣。
待漢家風俗被西域接受,就如陛下吞并南越,在后世徹底成為大漢版圖。”
“好”聽完兩大能臣諫言,劉徹嘴角仍不住上揚,大手一揮“將完整方案呈上,屆時再商行動方案。”
至于學子不愿往西域
那就遷有罪官家屬到車師等地屯田
不過劉徹微瞇雙眼,要控制絲綢產量才行,否則那些無法豪強,追求巨利,定會毀田種桑,使齊魯之戰重現。
春秋時齊魯相鄰,齊桓公穿綢衣朝議,大臣紛紛效仿穿綢衣,很快綢衣受到齊人喜愛。
但齊桓公下詔齊國養蠶者,斬
于是齊國綢料皆從魯地購買,魯人棄田養蠶。
數年后,齊桓公又下令穿綢衣者斬向魯國賣糧者斬
最終魯國無糧可食,齊國兵不血刃地吞并魯國。
得多打聽羅馬的情報,提防羅馬行齊桓公之事。
漢
劉詢臉色略有些不好,前年呼韓邪單于進漢朝見,他遣使者賜錦繡雜帛八千匹、絮六千匹
若匈奴將這些轉手賣至羅馬他豈不是在資助匈奴恢復勢力
古羅馬對絲綢第一知道絲綢,是古羅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想賺取軍功力壓愷撒,率四萬兵馬攻打波斯安息帝國。
安息帝國則以兩萬人馬在卡爾萊迎戰羅馬大軍。
結果這場戰役以安息勝結束,安息獲勝不是因戰術厲害,而是因為絲綢
漢
劉邦一頭霧水,絲綢
難道安息國用絲綢賄賂羅馬將軍
正琢磨間,就聽到天幕揭曉答案
當雙方正打得激烈,安息國突然展開一大片五彩斑斕的軍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太過耀眼的光芒刺得羅馬士兵睜不開眼,以為是天神降臨,當即下跪臣服高呼神跡。
就這么一跪,讓羅馬人對絲綢一見鐘情,多么美的綢緞啊,再看看自己身上的獸皮、亞麻布,或者毛織品服飾,哪比得上絲綢美人的光滑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