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頓了頓補充道他們算是首批移民大漢的羅馬人,自絲綢之路興起后,大漢就是當時的燈塔國。
到東漢時期,史料曾記載有貴霜人,化姓為支,遷往到大漢成為漢民的記錄
漢
順手俘虜
羅馬軍團匈奴難道不應該更強嗎
劉徹心中浮起失望,隨隨便便被漢軍打垮,這點戰斗力叫有類中國
東漢戰斗力下降那么多
他眉頭緊皺,暗道“難道后世漢家良家子參軍”
良家子是大漢最重要的兵源,在漢朝能被稱為良家子者,必須出身中產之家,才能做到從小弓馬嫻熟,斷文識字,稍稍培養即能上陣殺敵。
他的羽林軍、期門軍,以材力為官,大多從北地六郡選取,大漢為將者亦出自六郡之中。
如上宮桀、趙充國、李廣等人。
怎么東漢打羅馬軍團就這么輕松呢
劉豬豬不解,
劉豬豬疑惑
第二次官方接觸是在東漢帝永元九年,
西域都護班超平定西域后,想打探安息國與大秦之間的貿易實情;
并且還想徹底消滅北匈奴,認為北匈奴常年在大秦與蒲類之間活動。
想學漢武帝以夷狄攻夷狄攻法,派甘英出使大秦,要與它聯盟夾擊北匈奴。
結果甘英出玉門,經鄯善、且末新疆且末、精絕新疆尼雅河流域穿過貴霜等十余個國家,轉輾近兩萬里路,才到達安息帝國波斯灣,在他準備出海時,卻被安息商人攔住。
安息商人對甘英講
尊敬的使者西方大秦不好走哇,如果你從陸路走,能順利穿過茫茫沙漠,那么花八個月時間,就能達到大秦。
如果你乘船從海上走,沒遇上海妖施法,船只迷路等意外狀況,那只需三個月,就能到達大秦港口。
要是不小心遇上了呢
放心,運氣好在海上漂個兩三年,肯定能到岸,至于到達的是不是大秦嘛,在下也不敢保證啊
所以尊敬的大漢使者啊聯盟大秦的策略似乎不太可能喲
然后甘英聽完掐指一算,按路途計算,兩大秦相隔太遠,沒必要聯盟必要,匈奴也跑不了這么遠。
唉,收拾收拾回家吧
武周
雖然天幕說得詼諧,但武則天還是聽出了安息人的威脅你漢朝使者要堅持到大秦,那茫茫大海沙漠就是爾等葬身之地。
呵,武則天背靠美入囊,低眸問眾臣“安息國以絲綢謀財,你們說絲綢之路上,又有多少國家靠大唐牟利”
雖然朝廷對絲綢出關有嚴格律令
嚴禁本朝子民與化外商人相交,并規定商販想與胡商交易,必須有官府過所證明文書,才能通過邊關要塞。
并且“過所”文書有效期只有一年,過期后就有必須再次申請。
即便朝廷嚴密管控,仍然止不住私商越關,并且隨著往胡商增多,西域絲綢需求越來越大。
因此怎么管控絲綢販賣是朝廷一大難題。
狄仁杰沉吟半晌,進諫道“絲綢是利益來源,臣請陛下下詔,嚴控納絹州府,確保各州府無余絲綢流落島外,私商自然減少。”
今大唐僅納絹的州府就達16個,每年上貢長安絲綢高達數百萬匹,只要朝廷掐緊了產絲源頭,就不怕私商涉嫌犯關。
他的諫言讓武則天思忖幾息,輕輕頷首道“那便整理成冊,再上奏于朕。”
“唯”
羅馬離安息真有那么遠嗎
實際上并不遠,畢竟羅馬跟安息干仗無數次,他們的關系就是弱化版的漢匈關系。
安息不愿甘英聯秦外,最主要的是怕兩個大秦互簽友好協議,共同揍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