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他們也曾疑惑,突厥為何會在短短十余年里強勢崛起,成為虎視中原的惡虎。
今與天幕講述相印對后,李世民才驚覺突厥汗國掠奪東方絲綢,轉頭賣給拜占庭,獲得巨額利潤。
如此一來,中原不就成了突厥血包
明了其中緣由后,李世民面沉如水,眉頭透出怒郁之色“難怪突厥不趁挺兵入主中原,原來如此。”
“為何”程咬金一時未能理解,干脆一把扯住身體文臣,急道“克明,陛下在打什么啞謎”
先前諸公翻漢書,現在連魏書都搬了出來翻閱,他有心學習,但先天文化底子薄,跟不上陛下及眾大臣,怎么不著急
被拉住的杜如晦,見他連聲催促的模樣,嘴角一抽,還是給他解釋緣由“既然不進中原也能獲取絲綢,突厥人也更愿意生活在草原。
在草原上也能更好地控制西域要道,保證絲綢銷售渠道。”
相反安居中原會引起漢人強烈抵抗不說,還有各方官理,也需大量漢人配合協助,其中種種更是繁瑣難述。
相比之下,不如直接從中原收取絲綢來得簡單快捷。
聽完老杜解釋,程咬金扣著下巴道“那就是說突厥能縱橫東西方,除武力外,還要仰仗絲綢”
李世民想到渭水之上,自己也做了突厥血包,深覺大恨,不滅突厥不足以清洗恥辱
想到渭水之盟,頡利可惡臉目立馬浮現在眼前。
他猛地一巴掌拍在案上,面上止不住地冷笑“突厥一不種地,二不養蠶,絲綢從何而來”
當然是北周北齊兩國上貢所得
突厥木桿可汗將女兒嫁給周武帝宇文邕為皇后,又迫使北周每歲上貢突厥繒絮錦彩十萬緞。
那北齊呢
面對突厥兵,更是傾國庫之財貢予外族,以求木桿可汗不幫北周壓境。
如此一來,突厥在周齊兩國之間,每歲攬得絲綢幾十萬匹,當然能向拜占庭保證絲綢供應
聽完周齊與突厥交鋒過程,程咬金咂摸著嘴皮子驚嘆“突厥無本生意做得厲害啊
”
dquo”
程咬金直起身認真解釋“我不是在拜你,老程我在拜謝令尊。”
他的話讓殿內眾臣一愣,隨即認同道“是該多謝長孫將軍,若非將軍出奇略,分裂突厥,大唐所要面臨的是完整突厥國”
長孫無忌知他們潛在之意唐初面對東突厥都那般艱難,若整合突厥怕是要跟漢武帝那般,舉全國之力抗突厥掠奪,屆時又是百姓浩劫。
他搖頭長嘆“若不是突厥各部內懷猜忌,否則先父也無法分化突厥。”
他的父親是隋朝將軍長孫晟,也是一手主持分化突厥帝國實行人。
隋朝初立時,突厥沙缽略可汗以為北周公主復仇為借口,大舉南侵隋朝。
隋文帝邊修長城,邊派兵抵抗突厥,同時又采取長孫晟便建議離強合弱,令他聯絡突厥阿波、突利等大小可汗,共同孤立沙缽略可汗。
反復數次后,長孫晟再行挑撥離間之計,終于在開皇三年分裂突厥,兩年后更讓沙缽略可汗向隋請和稱藩,基本平定北部邊患。
想起自己岳丈長孫晟,李世民立即轉換心緒,擊掌贊道“上國柱對突厥采取因機制變,以夷攻夷,方為我中原制夷上策。”
他登基后就追封岳丈為司空,后又追贈為上柱國將軍統帥,如今看來還應厚贈才是。
李世民想了想,決定等天幕講述完后,再厚贈岳丈為齊國公。
他剛在心中定下追封爵位,又聽到程咬金感嘆若不是長孫將軍,大唐不知要受多少磨難,百姓也不知要吃多少苦頭。
群臣皆贊此言甚有道理長孫上柱不愧是雷霆將軍,威行域外,以才智消中原危機于無形之中啊。
聽著諸公對岳丈的贊美,李世民卻想到隋朝父子,對岳丈慳吝爵位,立下不世之功,卻不賜公卿爵位,讓岳丈終身屈于將軍半職,被高門大戶輕看。
想起以往觀音婢受到的輕視,李世民就憤憤不平,擼起袖子暗道你隋文帝不愿封,朕親自封賜
于是提筆蘸墨,在紙上鄭重寫下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