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什么
劉徹臉上笑意頓斂,神色難掩驚怒“后人在干什么”
他袖袍狠甩,一掌砸到案上,震得案上酒樽微顫“他們不是自稱漢嗎怎么沒繼承到半點漢家血氣”
竟然把遏制外族的利器,全部泄了出去
衛青張湯等人神色憤然,就連最為現實的主父偃亦是難掩怒氣。
漢家君臣聽到后人自稱漢族后,眾人對他們心生親切,漢族是他們遺志投影,也是承載著大漢壯志的希望。
絲綢如此受他國歡迎,也算他們這些前人留下的遺澤,作為后人斂財利器,結果他們聽到了什么
絲綢要向外族購買
一向為漢自豪的漢家君臣,對此消息簡直難以置信,隨即而來的,是憋屈又憤怒。
蠶種被傳出也就罷了,可繅絲技術比養蠶更為復雜難懂,怎么就被外族偷學了去
胸腔被怒氣浸滿的劉徹,手用力按上劍柄,語氣森寒“后世明清兩朝怎么回事”
特別是大明,你窮得都亡國了,怎么還讓別國把工匠給帶走了
氣煞他也
明
朱元璋瞪大了眼,嘴里重復天幕的語言“意大利商人”
他老朱家的東西,竟然被蠻人給弄走了
再次被天幕提及的朱元璋,又驚又怒,同時心中羞憤難當,他大明被天幕提及好幾次,卻從未在后人嘴中落過好話。
想到他大明弊處種種,皆展現在各朝帝王跟前,他就臊得慌。
他大明在后人眼中到底是什么形象
深受打擊的朱元璋,兩腳重重地踏過青石磚,走到天幕跟前,瑩白的光打在他發沉的臉上,目光森森“將各類技藝工匠從匠戶中單獨列出,編列成冊,加強管制。”
又疾走了兩步,強忍怒氣,扯了下嘴角“太子,開放海關后,劃分外族居住地,無令不能隨意走動,否則違法處置。”
這樣他不信還有商人能將工匠帶走
面對陛下詔令,朱標眉頭緊皺,忍不住進諫道“陛下,僅靠不缺戶籍、貿易制度,是擋不住工匠背井離鄉,當是朝廷運行弊端過多。”
先前天幕在講述大漢時,曾言漢朝土地兼并是漢高祖埋下,那他大明工匠不惜背井離鄉,是不是也是明初制度有誤以致百年后弊端叢生
聽完他的諫言,朱元璋斜眼冷哼道“朕難道不知百年后,人心漸變,朝廷弊端滋生”
漢、唐、宋等朝,哪代不是百年時弊端叢叢
既然知曉漏洞,他怎能不將其填補
不是每朝都有漢武帝,能強硬盡除弊端,好讓繼任者施恩行仁政。
他身為明太祖,他先把弊政源頭給掐斷,難道不是好法子
劉昭不知朱元璋做法,提及絲綢就覺得難受,幾次深呼吸后,才提控制住情緒,繼續道
將絲綢推向羅馬貴族的是誰
西方千年難見的男人凱撒
在卡萊戰役十年后,他穿著絲綢制作的禮物到劇場觀看演出。
細膩光滑的綢緞,讓羅馬貴族為之瘋狂,演出之后絲綢成為追捧的奢侈品。
為何那時羅馬貴族,能揮舞大量錢財追逐絲綢
秦
是啊,聽到羅馬每年流失的黃金量,他們實在好奇羅馬到底哪來的錢財竟能養活絲綢沿路上諸多國家
似乎在天幕口中,羅馬遍地黃金,到處珠光寶氣,人人滿身奢侈,才能做到滿城盡捧將絲綢,為其揮舞手中金幣。
羅馬的錢財來源何處,殿內有大臣結合首個天幕講述,心中已有猜測,卻不敢確認。
秦始皇想到先前說過的殖民地、戰敗奴隸眸色微微暗沉。
先前七國征戰,戰敗不過是割地以求納和,至于戰俘若有選擇,大秦皆選擇斬首,而非生擒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