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俯身端起酒樽,親自遞到張儀手中,鄭重道“相國,當今天下論實務,誰能比過大秦
寡人不是齊燕國君,眼睛盯的是天下,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神仙。”
想到大秦二世而亡,嬴駟眼眸濕潤,聲音微哽“歷代以來,我大秦歷輩先君宵衣旰食,只為一統天下。
結果卻二世而亡,寡人不服啊不服啊”
嬴駟勉力止住淚意,用力與張儀兩手相交,語氣懇切“相國,大秦還需你周旋六國啊”
自秦天幕結束后,六國來往頻頻,欲聯盟攻打大秦
得知消息的嬴駟冷笑,連最銳意改革的大秦都不能安天下,就憑爾等蠢蟲六國
在眾多方式中,李少君對漢武帝影響最大,他道出的仙言奇方,是當時最為系統的成仙法。
天子親祭灶神得物化黃金,用黃金為食器為自己添壽。
增壽后再前往海中蓬萊山見仙人。
最后再封禪上告天地,請金龍接引覲見天神
漢
劉徹眸色沉沉地盯著天幕,聲色冰寒“天幕言下之意,指朕被李少君所詐”
難道少君有理有據的言論是假
少翁、欒大本事真偽暫且不論,他曾受用仙君術法,少君本事他難道不知
想到此他冷哼出聲“仙君用丹砂煉出黃金,此舉非神仙不可得,難道有疑”
面對陛下尋求認同之語,諸臣遲疑仙君大名他們亦有耳聞,據傳仙君見到陛下古器時,直接點出器具來歷。
他們心中存疑,卻又忍不住思量若仙君使詐術,又如何解釋他能認出古器是齊桓公之物
眾臣思索時,中大夫汲黯目露不屑,他自幼體弱,習黃老之術通養生之道。
在他看來李少君會養生之道,根本不會仙術道法。
為此他甚至當眾質疑過,可惜反被對方壓制,沒想到天幕竟要剝下少君臉皮
汲黯仰起頭,微瞇雙眼,他倒要看看天幕會如何說服陛下。
這份邏輯嚴密,環環相扣的成仙說明書,完美契合自戰國以來的求仙風俗,也精準地擊中漢武帝問道之心。
灶神在秦漢時被列為五祀之一,在商朝時便受天下人供奉,是最靈驗的神靈之一。
拜灶神所得之物煉為黃金,用黃金作為飲用食器,表示神力載物,完美對應仙人所居的黃金宮闕
天幕接著道自華夏人占據燕齊兩地后,世人在海邊頻頻見到縹緲神山,不斷在茫茫海上移景換色。
于是人們將仙山取名為蓬萊、方丈、瀛洲,合為三神山。
他們認為神山之中珠玕結樹,金玉純縞各種奇異景色,世間除了神仙法術,誰還辦得到呢
而巡游天下、登臨泰山、封禪膜拜,皆是效仿黃帝成仙之舉,上古流傳法術難道有錯
有灶神歷史來源、有民眾親眼所見的仙山為證、又有金龍載黃帝飛上界覲見天帝記載
誰會質疑李少君說謊呢
漢
少君不會欺騙朕
察覺到殿內若隱若現的目光,劉徹惱羞成怒地為自己辯解“朕用少君奇方后,精體充沛發疾極少,難道不是少君奇方有效”
并且李少君早已說過,他不能成仙是因身心欲望甚濃,無法脫解登仙。
雖不能解體成仙,但只要他封禪受天地認可,他便能學黃帝白日飛升,脫離此方天地,逍遙上界。
依偎在舅舅身旁的霍去病撓了撓頭,臉色糾結陛下讓他舅甥二人跟習氣,那他們還學不學
照做之后的漢武帝沒有見到蓬萊仙人,疑惑下問李少君為何
為何陛下不能成功
因修仙要做到五欲斷絕,要清心寡欲虔誠求道,方能脫解成仙
陛下能做到嗎
多么熟悉的騙子話術,放在漢武帝身上卻極為真實有效。
身為漢家天子整日國事纏身,平日盡享美衣玉食,做不到絕欲清心豈不正常